經過3年的努力,終於讓黃建中盼到了一絲機會,原來是當時台灣車燈大廠堤維西,與汽車零組件廠偉世通的合資公司大茂偉世通,旗下一款車型的「煞車燈」,開放了在海外採購的權限。
而相比於其他LED廠疏於經營車規認證,前後已練功6年的弘凱,因為早早備好認證、長年積極經營客戶關係,因此順利成為日系車馬自達(Mazda)的車燈供應商,這個機會讓弘凱知名度大開,後續順利打進中國車廠供應鏈中。
突破慘業走向高利潤市場
黃建中表示:「因為大家都知道你已經有車用客戶,其他人就敢來跟你玩。」包括吉利、比亞迪、長安、東風等中國國產車品牌,紛紛成為弘凱的客戶。雖然當時還沒打進歐美車廠,但弘凱基本上已通吃中國車市訂單,甚至成為後來LED產業崩盤時,弘凱仍能持續獲利的關鍵。
2010年開始,照明風潮吹進台灣LED產業、同時中國也開始全力扶持本土LED業者,黃建中當時也一度看好照明市場,在美、歐、台等地成立新公司進軍照明,但「最後發現這個市場實在太競爭,2010年時,一個燈管要價250人民幣,到了2013年,已經降到80人民幣。」
照明產品價格的跳水,讓黃建中除了下令「拒絕跟進降價」,也決定在2013年陸續收掉照明事業,公司也陷入了短暫的低潮期。
不過黃建中也同時發現,全球汽車市場仍保持每年3成成長幅度,再加上中國同業並未成功殺進汽車產業,因此車用業務反而成為弘凱在低潮時期獲利的中流砥柱。重溫「苦熬多年磨一劍」成功經驗, 讓黃建中決定著眼「下一劍」,開始專心耕耘布局不可見光、高階市場,並逐步結束不賺錢的背光顯示、照明業務。
經過多年的調整,黃建中的改革已經出現成效。從2020年開始,受惠於貿易戰、疫情,許多本來不對外採購的國際車廠,紛紛開放中國分公司的採購權,再加上氣氛燈的興起,弘凱終於順利打進特斯拉、通用以及福特的供應鏈。不可見光業務,更因接獲國際大廠的外包UV LED訂單,使得營收大增,兩大補丸,讓獲利、毛利都出現大躍進。
對於弘凱高人一等的毛利率表現,國內同業多半認為,該公司優勢在於「早一步切入中國車用市場」,而弘凱獨立董事蔡揚威則補充,公司定位明確在利基型產品,亦是保持高毛利的關鍵原因。不過法人也提醒,相比於同業,因為弘凱工廠集中在中國,也較容易受到當地政策影響。
乘著車用市場爆發的明確浪潮,也擔著中國政策與經營環境的變動風險,興櫃10年後轉上市,弘凱能否續演驚奇,值得看下去。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今周刊,未經同意不得轉載
文/王子承
責任編輯/郭家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