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餘是想記錄臺灣,還是消費臺灣?
這句話是我在 2016 年看完臺灣媒體為禾餘麥酒它宣傳臺灣價值的文章後提出的疑惑,反對具備如此高度本土價值品牌的行為,讓我從當時到兩天之前,都還被當作異類看待而飽受批評。
評論禾餘麥酒不實本質這類狗吠火車的吃力行為,雖然依舊在我激化的題目之中,可卻只能排序在非常後面,可真沒想到禾餘麥酒的虛偽包裝一下子就被拆開了,它跌落谷底的速度有點令人措手不及。
從釀酒人與喝酒人的角度看禾餘麥酒,能判斷出它的品牌成立理念「復育臺灣大麥」,只是一句用來斂財工具,是臺灣不需要也很難實現的目標。
復育大麥在臺灣是條錯誤的不歸路
「大麥」是釀啤酒時使用量第二多的原料,因此主張復育臺灣大麥就成了一個看起來非常有吸引力的口號,這也是禾餘麥酒能順利獲得「行政院國家發展基金天使創業計畫」300 萬元經費援助的主要原因。
然而,無論是要種植大麥或其他用來釀啤酒的穀物原料,臺灣都難以模仿澳洲或美國那樣大規模機械化種植方式,提高產量也降低生產成本,進而達到臺灣酒廠所需要的產量及價格。
再者,大麥到釀成啤酒中間還要經過一段製作成麥芽的過程,並不是大麥採收後就直接被啤酒廠使用,而因為臺灣以往沒有製作麥芽的需求,缺乏將大麥製作成麥芽的技術與設備,大麥也就無法被酒廠商業化使用,所以當酒廠需要釀酒的話,仍需要倚賴擁有成熟種植技術及製麥技術的國外廠商,提供可用以醣化的麥芽,無從自給自足。
又因為臺灣並沒有種植啤酒花也沒有酵母供應商,即便我們有了麥芽,啤酒產業依然無法達成 100% 使用臺灣本土原物料的目的,因此在臺灣復育大麥或栽培穀物原料,只是勞民傷財,永遠達不到目標。
更現實的是,在國際貿易如此進步的今日,當國外已有物美價廉且多元的原料可選擇時,其實也不需要達到自給自足的目標。
臺灣如果要跟上精釀啤酒風潮這條路,以臺灣的農業技術來看,長期培育另一種啤酒必需原料、人稱為綠色黃金的「啤酒花」,或許會是更好的選擇。
投資在復育大麥簡直就如錢丟水溝般的浪費。
理念不行,那酒好喝的話總可以支持一下吧?
遺憾的是,自稱曾在美國知名酒廠 Ale Smith 實習釀酒的禾餘麥酒創辦人陳相全 (Robert Chen) 似乎沒有把關啤酒品質的能力,讓禾餘麥酒至今沒有出現任何一款可口美味的作品。
我第一次喝到禾餘麥酒的作品,是在素人時期請朋友特地到臺大校園領取的兩瓶「白玉麥酒」,喝到啤酒之前的我非常興奮非常期待,但喝到啤酒後卻大失所望,不只不好喝,而且還沒有任何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