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型》敢砸錢打造體驗經濟
此時,總有一天要拚到上市櫃的心願種子,已經在王建仁心中發芽,「我本身就是想要做大的人,我希望有一天,全台灣,甚至國外都可以吃得到多那之的新鮮麵包和咖啡。」
但,從麵包店轉型為複合式咖啡店的路,並不如王建仁想得順利。一開始,不少人認為他半路出家,並不看好,「很多老客人都擔心我們沒那麼專業。」他不諱言。
慘澹經營兩個月,外界的質疑沒有讓王建仁卻步,反而讓他開始思考如何撕掉「咖啡門外漢」標籤。
他發現,許多人到咖啡店,喝的不只是咖啡,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他參考國外咖啡店裝潢風格,在高雄小港開了家超過百坪、24小時營業的分店,價格則落在百元內。平價又兼具風格的策略滿足了當時市場缺口,開店初期就創造單月6百多萬元業績。
不只是敢在門市裝潢砸錢,麵包師傅出身、堅持職人精神的王建仁,也沒有因為門店硬體費用高,或是版圖擴張而忽略餐點品質,至今仍然堅持門市供應的餐點得當天現做。「我希望客人吃到的每個麵包,都跟當年我給媽媽的第一個麵包一樣新鮮,所以我們原物料都是當天凌晨做,一早送抵門市。」
「總部還派了麵包師傅進駐廚房,幫我們現烤麵包,有什麼問題都可以立刻解決。」多那之鳳山店加盟主許秋悅指出,12年前自己和親友花了1千3百萬元加盟多那之,其中,光是兩座烤箱的成本就高達2百多萬元。儘管加盟費用是其他連鎖咖啡的2到3倍,但她直言,正是因為多那之對於餐點品質的堅持和穩健的展店策略,讓她決定就算花大錢,也要把這家店開出來,如今每月的營業額約落在320萬元到400萬元之間。
她也透露,儘管近兩年接連遇上疫情、原物料價格飆漲,但多那之作為品牌總部,不只沒有調漲進貨成本,反而還下修3%到5%,「總部將成本回饋給加盟主,不只是協助大家度過疫情難關,也會讓我們更有動力衝高業績。」
升級》多品牌攻中高價市場
在南台灣靠著體驗式經濟、堅持品質,以及與加盟主共同成長等策略崛起,王建仁在此基礎上又用多品牌策略,積極搶攻中高價咖啡新生意。
2012年,他和友人合作,投資3千萬元在高雄推出全新旗艦品牌卡啡那,由於選址位在高級住宅區、鄰近公園,加上文藝氣息裝潢,被網友譽為「全台最美公園咖啡館」。儘管每杯咖啡要價百元以上,單價不輸咖啡龍頭星巴克,仍常座無虛席。根據內部統計,全台7家,分別位在台中和高雄的卡啡那門市,每月平均營業額都有3百萬元到6百萬元,可說是集團的小金雞。
「他打破了烘焙業認為不可能辦到的事。」知名麵包師傅吳寶春觀察,麵包師傅普遍都有自我意識強的慣性思惟,但王建仁很願意去理解消費者的需求,正是這樣的眼界,才讓多那之發展到今天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