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父母的你會陷入:「我沒有要求孩子要考高分!我都跟他說,只要盡力就好了!」或是「孩子你連努力都沒有,就放棄,很糟糕!」的迷思嗎?與其花力氣「找原因」,還不如去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及需求」,才能更柔軟地貼近孩子的心。
從自卑感到優越感,是孩子成長的動力
安均在班上,總是名列前茅,常常上台領獎。安均非常非常認真,做許多事情都一絲不苟,有時候甚至會因為自己一個題目不會,而情緒低落好幾天,甚至常常在班上暴走發脾氣。
佳文則是在另外一個極端,考試常常不及格,作業時常缺交,偶爾會看見佳文上課拿起課本,可是不到十分鐘,馬上就打起瞌睡。如果老師叮嚀他要多努力,佳文也只是一派輕鬆地說:「沒差啦,反正我也念不起來。」
兩個孩子看起來的表現風格完全不同:一個「過度努力」、一個「放棄努力」,但可能在心底深處,有非常驚人的相似性:「自卑感」。
就阿德勒的心理學來看,由於孩子在幼年時期的認知不成熟,加上生理上的弱勢,因此在主觀的知覺中,必然會有自卑感,於是所建構的人生原型總是朝著克服自卑或補償自卑的方向前進。因此產生「自卑感/優越感」、「自卑情結/優越情結」、「人生風格/虛構目的」這幾個面向,所共同建構的架構與視角來窺得孩子的樣貌,進而幫助父母去客觀理解孩子心態發展的重要觀念。
首先,要來了解什麼是自卑感及優越感?
一、自卑感
「自卑感(Inferiority)」比較適切的翻譯,應該是「自覺不足」。阿德勒認為,人從一出生,就是在一種「無能為力」的狀態下來到這個世界上,因此擁有很多的缺點、不足,而感覺到自己有這些不足,就是「自卑感」。每個人的自卑感可能有所不同,例如成績不好、長得矮、害怕沒朋友、渴望被愛等。如果用白話的方式解釋:自卑感指的就是孩子的「痛點」,一旦戳到,就會容易讓孩子感覺非常「不舒服」。
二、優越感
與自卑感成對的概念就是「優越感(Superiority)」。生而為人,自然會有一股「讓自己變好」的趨力,也就是阿德勒說的「追求優越感」,所以我們會努力念書、去打籃球、參加社團交朋友等。而自卑感則是在這個追求優越感的過程中,提醒我們還有哪裡還需要改進的指標。
三、從自卑感到優越感
阿德勒認為,自卑感是每一個人都會有的,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而這個從自卑感到優越感的過程,是一個健康的過程,因為那讓我們成長、進步。而我們人類進步的動力,也都跟這個從自卑到優越的過程有關。
以安均的案例來說:當他考試考差了,不滿意自己的成績,就會好好認真念書,而「認真念書」就是一種「克服自己自卑感,追求優越感」的過程,是一件好的事情,是具有積極建設性的。
自卑情結與優越情結
不過,從自卑到優越的過程中,很容易陷入二種情況:「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與「優越情結(Superiority Complex)」。
一、自卑情結
當一個人想要擺脫自己的自卑感,但自我價值、勇氣不足,或自我過去所累積的經驗無法幫助他配備好面對困境的能力時,可能會因努力的方向錯誤,導致徒勞無功,因而變成很深的自卑情結,進而選擇逃避的方式當作藉口。例如很多人會透過「放棄努力」,讓自己避開「我盡力了,卻還是做不到,所以有更深的挫敗感」的感覺。
而自卑情結很深的人,會常常感覺到「我沒有能力、我很失敗、我很差」,例如上述例子中的佳文與安均,對於自己的成績表現不好時,對自己有很負面的感覺。而這種「逃避」的方式,並不能真正讓自己變得更好。
二、優越情結
而有的人會從自卑情結發展出「優越情結」。
舉例來說,有的人明明是很沒自信的,但卻很習慣把自己講得很厲害,不斷向別人自誇;有的孩子心裡很難接受成績不好的自己,就會幫自己訂一個「我一定要考全班或全校第一名」的目標;或是一個非常害羞的孩子,會認為自己必須「跟所有的人自在地打成一片」,才算是融入人群。
而優越情結就是這種「過度補償」的傾向,就是俗語所說的:「打腫臉充胖子」,或是「好高騖遠」。
優越情結很深的人,看起來很努力、目標訂定得很漂亮,但其實也是一種用來「保護過度自卑感」的保護罩。
虛構目的論,探究孩子行為背後的「目的」
阿德勒認為,人的行為是有目的的,因此稱之為「虛構目的(Fictional Goal)」。而「虛構」兩個字,代表這個目的是個人虛構、想像出來的產物,也就是人們在自己的腦海裡,默默給自己設下一個用來解決自己問題的隱形標竿。
因此在面對親子溝通時,身為父母的我們要不同於過去「找原因」的習慣,不再一直追問孩子:「為什麼你會做出這樣的事情?(問原因)」,而是要去思考:「孩子這麼做,達成了什麼目的?或滿足了孩子的什麼需求?(問目的)」。
舉例來說:過去父母會認為,因為自己一氣之下,所以打了孩子,好像「情緒是因,行為是果」。但阿德勒卻認為,我們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利用」情緒。換句話說,父母會打孩子,是因為「打孩子可以讓孩子聽話,因此『利用了憤怒』」。
過去,身為父母總認為:「一定有什麼原因讓孩子不去上學」,並試圖去找原因;現在了解到這種思維模式後,身為父母的我們要轉化思考:「『不去上學』可以滿足孩子的什麼目的?」例如,不上學可以避開在學校的人際衝突?或是可以留在家裡面,守護著爸爸媽媽的婚姻?
這是一個非常突破性的觀念轉變,讓我在跟孩子互動時,父母可以不要把力氣花在「找原因」,而是更能夠去理解「孩子行為的目的」,去思考「為什麼對孩子而言,要放掉問題行為是如此困難的」,因為會有此問題行為,是符合孩子心中的虛構目的。
自卑感愈深,虛構目的愈不恰當
回歸到前面提到的自卑感。一個自卑感太深、或有自卑情結的孩子,會訂出一個「過高或不適當」的目標,用來克服心中那個很深的自卑感。
以安均與佳文的例子來說:他們在外在表現上,是非常不一樣的:一個名列前茅,一個卻連作業都交不出來。可是他們的內在,卻有同樣很深的自卑情結。
安均深怕自己不是「好學生」,甚至覺得如果不是好學生就沒有人會喜歡自己,所以他在內心訂出了一個「過度努力」、「我一定不能犯錯」的虛構目的,讓自己一直在那個好學生的優越位置。但他的內心深處其實有個很深的自卑情結:「我沒有辦法接受那個可能會表現不好的自己」。
佳文未嘗不希望自己能夠當個「好學生」,只是過去的學習不順,跟長期的挫敗累積,讓他訂下「我不要讓我自己太努力」的虛構目的,去面對他的自卑情結。雖然這個目標對於他的成績精進沒有幫助,但放棄努力有個很大的好處是:「如果我從一開始就放棄,就不會經歷『努力了卻還是做不到』的挫敗感」。而以孩子的角度來看是很有道理的,因為那是一個最容易可以維護自尊,讓自己感覺沒那麼糟糕的方式。
安均的過度努力跟佳文的放棄努力,只是他們的設下了不同的虛構目的,但其實都是用來克服自卑感的方式。
作者|邱淳孝
為《情緒勒索》所屬心曦團隊諮商心理師,中崙諮商中心、楊孟達身心科診所兼任兼任心理師,曾經擔任成德國中、陽明高中專輔教師,及台大心輔中心、開平餐飲學校、喬治商職、天使心……等輔導員,現為失戀花園作者。
曾接受家族治療(若水學堂)、完形治療、心理劇、阿德勒、李侖存在主義無結構團體治療等訓練,專長家庭治療、親子教養、存在主義無結構團體、性別議題、同志議題及自我成長、情緒困擾。並應邀以「家族治療及阿德勒取向——應用於親子教養(情緒困擾、提升自主等)」為題,舉辦演講活動。
本文經授權轉自四塊玉文創《與孩子,談心:26堂與孩子的溝通課》(原標題:孩子種種行為目的,只為了克服自卑感)
責任編輯/蔡昀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