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心是人類的天性!美國名作家分享4大妙招,教你長時間保持專注!

2018-06-15 16:43

? 人氣

我們常抱怨每天都被不同的東西打擾。電話、電腦、電視、電郵… 讓我們沒有辦法專心處理任何事情。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我們最大的干擾源其實就是我們的「大腦」?美國著名作家、新創公司顧問 Nir Eyal 告訴我們如何先認清「內部干擾」,並且打敗它!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在《做事常被打斷或分心?美國行為大師分享保持專注的4個方法,不用再怕被干擾!》中,Eyal 告訴我們如何在「外部干擾」下依然能夠保持專注。今天,我們要來討論解決「內部干擾」的方法。

創新點:找一位同事當你的「專注力夥伴」,強逼自己對工作的產出負責。

本文獲 First Round Review 授權進行編譯,原文為《Hack Back Distractions with Tactics from This Behavioral Designer》

1. 認清內部的干擾,才能夠有效的面對它們

任何有嘗試過「冥想」的人一定會知道,要保持 10 分鐘「專注呼吸,不想任何東西」是非常困難的事。除非我們已經練習了很久,不然,剛開始學習冥想的人很容易就會被自己的大腦所干擾。開始冥想 30 秒後,我們的腦內就會浮現出一堆的想法,例如:「我待會要記得處理某件事。」、「正在煮的湯是不是忘了關火?」、「我好像聽到手機在震動。」、「左邊鼻子好癢!」,讓我們無法繼續「專注呼吸」。

因此,我們要認清,「分心是人類的天性」,而科技只是加深了這個問題。Eyal 認為,現今產品設計那麼容易讓我們「上癮」,只是利用了我們大腦的缺陷,所以,要避免自己分心,我們首先就要了解是為什麼導致大腦被干擾。

當我們覺得孤單時,我們會看臉書;當我們覺得不確定,我們打開 Google;當我們感覺無聊,我們打開新聞網站。這些產品的成功,都是因為它們成功的利用了我們大腦對特定感覺的自然反應。就算今天我們丟到手機,切斷網路,如果我們不去處理這些「內部干擾」,我們還是會因為其他事情而分心。

為了保護我們,大腦在我們接受到外來的刺激時,會讓我們感覺不適,因此我們就會作出相對應的行為來逃避這些不適的感覺。最簡單的例子就是,當我們覺得冷,我們會穿上外套;當我們覺得熱,我們就會把外套脫掉。而這種機制,在生物學上被稱為「體內恆定」(Homeostasis)。

我們會分心也是因為同樣的機制,因此,Eyal 建議我們要學會判斷我們在被「干擾」時,是被什麼情緒影響。例如:每次開始工作不久後,我們就會想和坐旁邊的同事聊天,因為我們覺得很「無聊」。或是每次我們想到要和同事確認一件事時,我們都會想「等一會再問」,因為我們「害怕」溝通。在確認了這些「內在干擾」後,我們才可以對症下藥,去解決這些負面的情緒。

喜歡這篇文章嗎?

創新拿鐵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