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商和經濟兩頭條都是巨大機械展延供應商票期的新聞,對此事件,個人解讀如下:
-先講結論,巨大只是營運碰到逆風,短期現金流稍微吃緊一點,故展延票期讓自己好過點,不會有什麼財務危機。
-但這樣做的確不好看。巨大不知是為了找展延理由或是顧面子,上面給供應商的信函中寫:「所有客戶幾乎同時要求延後票期至120天」,有點硬扯。「所有客戶、幾乎同時」,這有可能嗎?這件事情無人可查證,當然隨巨大寫。
公司扛下新增的應收帳款沒問題
-就算「所有」客戶「同時」展延票期到120天,比應收天期原本增加約多1倍,應收帳款部位會增加約180億(以3Q22數字設算,但實際因淡旺季因素會更低),應收帳款延後進來,公司短期(估3至4個月,公司不需要也不會同時同意所有客戶都展延票期,可分批操作)現金流入會少一百多億,就需要資金補這個洞,錢哪裡來呢?
巨大第三季財報現金加上近期的募資活動,截止2022年11月底為止,公司手上現金水位應有200億新台幣左右,其實是有能力扛下新增的應收帳款部位。當然,企業營運會抓安全現金,而且兩百億現金也不是全部在台灣總部手上,絕大多數散落在海外數個營運主體上,這時候調度資金就會有壓力。
-尼莫認為,巨大這次碰到的問題,就在於絕大多數現金在海外子公司,但台灣這邊扛了集團約一半的負債。比方以過去幾年為例,集團現金看起來都有幾十億甚至破百億,但打開母公司個體財報就會發現,台灣這邊從來都沒超過十億。雖然不到十億這數字,實際上有因年底作帳,多還貸款、壓低負債的操作而被低估,但總之,台灣帳上現金水位很有限就是了。
-所以,雖然從合併報表看起來,巨大帳上有能力吃下新增的應收帳款,但因為留在母公司現金水位過低,故實際上還是會調度不來,所以才需要額外安排資金支應。
安排方式無非兩種,從銀行搬,以及請供應商「共體時艱」,巨大必然兩個動作都有,只是對供應商而言,用這種通知信的方式有點太簡單粗暴就是了。展延貨款畢竟不是什麼光耀門楣的事情,低調點面訪,或視訊會議溝通一下,不要留下書面痕跡,都要人家配合展延貨款了,還一副高高在上的心態、發通知信要求展延,被爆出來也是剛好而已。
-存貨金額為何那麼高?看近期報告和十一月業績發表會後,可歸納三個原因。
第一、中低階成車在主力的歐美市場賣不動,庫存從正常的兩個月,拉高到五至六個月。第二、中低階車零件一堆在倉庫用不到。第三、中高階成車缺貨,雖然關鍵零組件有缺,但先把其他零件備起來,故中高階車款零件庫存也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