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精神喊話之類的激勵工具,音樂有個明顯優點, 那就是依照任務類別,說不定可在執行任務期間持續聽音樂,而不是只在事前聆聽。從事辦公室工作就是如此,適當的音樂類型,有助保持專注和維持精力充沛。
其實這並不是新概念。將近一個世紀前,工廠廠長最早開始嘗試用音樂提升工人的生產力,而這樣的靈感來自名為「泰勒主義」(Taylorism)的科學管理運動,以及出現可在大型場所播放音樂的電子公共廣播系統。初期,公司通常會播放活潑輕快的音樂,讓工人精神抖擻地工作。早在成為「背景音樂」的同義詞之前,Muzak 公司就以製作給工廠播放的生產力提升音樂唱片,成功建立龐大事業。
到了二十一世紀,工作時聽音樂的方式又不一樣了,不再是由管理者挑選歌曲,而是由員工自己選音樂,且通常是用耳機播放。但這真能讓人工作更賣力、效率更好、更精準嗎?
答案是:看情況。
安內莉.哈克(Anneli Haake)在雪菲爾大學(University of Sheffield)取得音樂心理學博士學位,她的博士論文重點就是在辦公室環境中使用音樂。根據她自己的研究和其他人的研究,她建立起一個流程圖,可看出音樂究竟是否有助讓工作表現更好。她先從一個人的個性和喜好開始,這個人的個性是內向還是外向?(外向的人一邊聽音樂一邊工作效率較好;內向的人可能覺得聽音樂會令人分心)。這個人成長的家庭背景,常有音樂存在嗎?這個人對寂靜無聲的態度是什麼?她會覺得這樣安寧平靜,還是會抱怨環境「太安靜」?
接著她觀察情境因素。
即使最不會令人分心的音樂,比如從前不曾聽過也沒有歌詞的古典樂,就算聽者沒有打算聆聽,也會消耗一些「注意力容量」(attention capacity)。因此哈克觀察這個人有多少注意力容量,手上任務的複雜程度,對執行任務的熟悉度與信心等因素。若是其他條件都一樣的話,如果你的個性外向,不喜歡寂靜無聲,做的工作還是非常熟悉且擅長的,那麼音樂比較可能有幫助。如果你個性內向,喜歡像美國鐵路公司的安靜車廂,而且正在研讀的物理課目前成績是C-,或許你最好離iPod 遠一點。
但是那樣的分析,卻忽略了一大因素:工作所在的聽覺環境。
如果所有人是在一個安靜得像圖書館的辦公室工作,音樂或許沒那麼必要。在我們「隔間化」的世界裡,戴耳機大多是為了隔絕其他令人分心的噪音,以及對同事發出「別打擾」的信號。
哈克的研究顯示,許多戴耳機工作的人可能被音樂打斷專注,至少會有輕微的干擾,但音樂干擾的程度卻不如環境噪音(換句話說,音樂是兩害之中較輕者)。哈克自己就是這樣的情況,由於她的個性多少有些內向,工作內容又有很多和寫作有關(複雜的任務),所以她比較喜歡在寂靜無聲中的環境中工作。但如果在嘈雜的地方工作,她就會戴上耳機聽音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