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BMI值和其他測量方式,也不是判斷我們是否達到「正確」體重的唯一標準。社會觀感也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二十世紀以前,理想的女性身體就像雕像和繪畫裡所記錄的那樣,是較豐滿的身形。但一八九○年代,高大、腰窄的吉布森女孩出現後,審美觀就改變了。有二十年的時間,她就是廣大女性的理想化身,出現在報章雜誌上,還有日曆及其他商品裡。女人們對她的身材趨之若鶩。但沒人在乎這女人根本不存在,她其實是男性畫家查爾斯.達納.吉布森(Charles Dana Gibson)筆下幻想的產物。
咆哮的二○年代則帶來了飛來波女郎(Flapper),纖瘦、拋棄了馬甲等維多利亞時代的束縛。豐滿的曲線退燒了,取而代之的是像青少年、幾乎男孩子氣的體態。為了能塞進當時流行的短而暴露的衣著裡,女人們通常便轉向了節食減肥。跟上這波風潮的減肥商品廠商開始大肆廣告(那是當時全新的手法),宣傳自己的商品效果,更加刺激需求,也更促進了大家對於纖瘦體態的嚮往。在勞拉.弗瑞澤(Laura Fraser)的書《減掉它(Losing It)》中,她如此寫道:「這些廣告使女人們覺得自己不如圖像中的美麗女子那麼纖細,進而產生了恥辱感。」
接下來幾十年的時間,好萊塢明星們也成為了塑造理想體態的重要角色。一篇一九三二年的《新電影雜誌》文章就是這個現象最早的證據之一。該文章的標題叫作<明星保持窈窕纖細的祕訣>,記載著演員桃樂西.喬丹(Dorothy Jordan)「每天都會檢查自己有沒有出現恐怖的曲線」,好確保自己的三圍保持在三十三寸、二十四寸半、三十六寸以下,體重也絕不超過五十公斤。這篇文章描述了喬丹的飲食與運動計畫,並配上這位超級纖細的年輕女子穿著短裙、站在投幣體重計上的照片。
一九五○年代,瑪麗蓮.夢露這樣的性感象徵短暫將稍微豐滿一些的體型帶回流行。但只有二十二腰的她實在也算不上是豐腴。一九五九年,芭比娃娃的出現使年輕女孩又有了更難達到的新理想。如果把芭比放大成一個真人的尺寸,那麼一百七十五公分的她只會有五十公斤,還有十八寸的超細腰。同樣地,一九六○年代爆紅的瘦弱模特兒崔姬(Twiggy)又把超瘦體態推到了新高度,而這股風潮在模特兒與名人圈中仍繼續流傳著。
分析了時尚模特兒、《花花公子》年度模特兒以及二十世紀每年的美國選美小姐冠軍的身形後,研究者們發現這些女人的BMI 指數呈現穩定的下降。舉例來說,一九二○年代的美國小姐冠軍們,BMI 值都落在二十到二十五之間,落在「正常」的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