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權交易所即將在8月7日正式營運,滿手林木資源的造紙類股漲了一波又一波。但如果碳權只拼種樹,工廠關一關,回到原始時代種樹就好啦。下一波的碳權行情,比什麼?碳權交易所即將在8月7日正式營運,這是由證交所與國發基金將共同出資成立,國發會「台灣2050年淨零轉型」的重點措施。光是第一波碳權題材,就讓滿手林業資源的造紙類股在4月大噴發,但碳權行情真的只有造紙全拿嗎?
事實上,所謂碳權行情,背後還有更強的急迫性,甚至攸關國際貿易出口競爭力。
關鍵就在於歐盟早就在2022年6月開出第一槍,也就是第一個碳邊界調整機制(CBAM)法規正式上路:要求進口商申報產品在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量,碳排越高的商品,碳邊境稅當然就會越高,並於2023年1月啟用。據媒體報導,2022年底台灣就陸續有中小企業受歐洲端客戶要求申報碳排放量,影響範圍有多大?以中華經濟研究院整理資料來看,近5年來台灣CBAM涵蓋產品出口至歐盟,年平均出口值為12.1億美元,占對歐盟年平均出口值的5.20%;其中,以鋼鐵占比最大,占CBAM涵蓋產品99.73%,影響當然最大。
2023~2025年主要是CBAM申報產品碳排量階段, 過渡期延長至2026年底,2027年起實際課徵,管制範圍除水泥、鋼鐵、鋁、肥料、電力外、亦涵蓋有機化學品、塑膠、氫氣和氨。
不只歐洲,美國也在2022年提出美版碳關稅《清潔競爭法案》(Clean Competition Act,CCA)草案,目前法案進度已完成二讀,若通過,美國也將在2024年開始徵收碳稅。納管產業包含煉油、石化、化肥、水泥、鋼鐵及鋁等行業,其產品涵蓋範圍在第一階段已較歐盟廣泛。
而且美國的碳稅計算方式,會從2025年起以每年通膨率加5%來漲價,算算到2030年,每噸碳價會至少達到80美元以上,通膨繼續升溫,更不排除將超過 90 美元。作為一個出口導向的國家,當國際大廠也紛紛提出碳中和目標,要求供應鏈做出氣候承諾的時候,GDP超過一半都可能會被徵碳稅,節能減碳不只是價值觀的選擇,更可能掐到台灣多數企業的命脈。
即使不是出口導向,只做內需的企業,台灣在今年初也三讀通過將《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明定應在2050年達成溫室氣替淨零排放,並規劃分階段徵收碳費,第一階段會鎖定年排放量逾2.5萬公噸二氧化碳當量(CO2e)的「排碳大戶」,如鋼鐵、半導體或水泥等占台灣碳排放最大宗的產業,約有287家。金管會也要求上市櫃公司:分階段強制揭露溫室氣體盤查資訊及進行查證,公司董事會應於112年第2季訂定盤查及查證之時程規劃,按季提報董事會控管,強化董事會永續發展責任。並指定碳盤查應對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