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學入學相關新聞陸續見諸報端,這些報導看似年復一年,但如果關心教育議題,會發現「招生缺口」、「高教105大限」、「大學退場」等等的新聞越來越多。即便對大學是菁英教育或普及教育仍有爭議,但生源大幅減少,大學面臨嚴峻的退場壓力卻是普遍的共識。然而該怎麼退卻沒有被認真地討論過,一種尊重市場機制的說法隱約成為不證自明的道理,但這樣決定哪些學校退場真的好嗎?
台灣的高等教育歷經了「高教擴張」、「技專升格」及「一縣市一大學」等政策,現除馬祖外,每個縣市都有大學,學校數量最高時高達163間,即使這幾年已有學校陸續退場轉型,目前也還有157間。下表是106學年度各區域大學校數的統計,可以看出光雙北及基隆即有48間,佔整體校數的三成。另一方面,東部及離島地區加起來僅有13間,簡單的說,台灣的大學分布與區域發展吻合,西部高等教育資源高於東部,北北基的校數又明顯高於其他地區。
影響大學退場的因素很多,但因國內大學收入主要來自於政府補助與學雜費收入,生源減少將直接影響學校的財務,對私立學校的衝擊更大,因此過去討論退場問題時多集中在學生人數的變化。
依教育部統計,因虎年的因素,大專校院105學年度一年級新生人數較前一學年大幅減少1萬5千人,降為25萬5千人;另一波明顯降幅預測會在109學年度,將較前一學年減少約2萬7千人。117學年度一年級學生人數預測將僅剩15萬6千人,較15年前(102學年度)減少了11萬5千人(註:資料來源:教育部,2017,「私立大專校院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總說明」。)換言之,即便學校順利度過105大限的考驗,未來幾年學生人數仍將持續大幅減少,僅剩約目前六成左右的規模。
衝擊這麼大,且顯然對每間學校的衝擊不會相同。下表是106學年度新生註冊率不到六成學校的名單,當然註冊率低不必然意味學校必然退場,(備註:教育部列入專案輔導學校名單的條件包括:學生人數未達3000人且註冊率連2年未達6成、校務評鑑或2/3的系所評鑑沒通過、欠薪3個月等,參考文章。)名單中的學校也不代表辦學有問題,但註冊人數少絕對影響學校的學雜費收入,財務的壓力必定越來越大。
從這個名單可以看到幾個重點,首先,這19間學校清一色是私立學校,私校資源本來就比不上公立學校,學雜費又比較高,社會評價一般來說也比不上公立,自然承擔較高的退場壓力。
再者,技職體系(14間)的學校數遠高於一般大學(5間),某種程度來說與過去重學術研究的公共資源投資以及社會評價相吻合,「重文憑、輕技術」,成績好的中學生多半優先選擇進入一般大學體系,其次才是技職學校。技職體系將會較一般大學承受更大的退場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