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今日眾多的女權運動,解放乳頭、#metoo等在世界各地如火如荼的進行,社會對於性別平等的意識越來越高漲。有人說,半個世紀前在美國紐澤西的那場事件,正是點燃這一連串運動的起點,那年的那些女性運動者卻有個不太好聽的封號,「燒胸罩的女權份子」。
當時恰逢美國小姐大賽,大批女權積極分子聚在賽場外,揮舞著掃帚拖把、口紅胭脂、高跟鞋,一邊喊口號一邊把這些「禁錮女性」的物件扔進一個大桶,那個桶叫「自由垃圾桶」(Freedom Trash Can)。
老照片上,當時現場群情激奮、山呼海嘯之勢撲面而來。那些女權主義人士被稱為「燒胸罩的女權分子」。
她們的行動恰似行為藝術,也確實極富象徵意義:擺脫禁錮,爭取自由。示威者還熱情邀請路人加入。
羅賓·摩根(Robin Morgan)是當年「燒胸罩」活動的組織者之一。她對BBC巾幗百名回憶50年前的現場:「我記得有一個女青年解開胸罩,從襯衫下面取出,然後把它扔到桶裏,贏得一片歡呼。」
這個舉動把新澤西一群女權分子抗議美國小姐大賽的活動推上世界各地的報紙頭條,在女權運動史上佔據一席之地。
據摩根回憶,「自由垃圾桶」活動的參與者大部分都曾參加過美國民權運動或反越戰抗議示威,但沒有一個人曾為女權抗議。
她說∶「我們是一群激進的憤青,無法繼續忍受只能泡咖啡不能制定政策的狀況,剛剛接觸到女權主義。」她們還意識到,這是一場戰鬥,而且她們必須親自參戰。這是她們自己的戰鬥。
「我們已經知道,男權不是我們的朋友。我們以為左翼男權分子跟我們是同一戰壕的兄弟,但發現在涉及我們自身權益的時候情況並非如此。」當年鬥志昂揚的燒胸罩女權抗議者沒有預見到,半個世紀之後她們的行動仍可引起共鳴。
有些女權運動歷史學者認為,1968年那場抗議活動開啟了持續至今的女權主義浪潮。
不過,摩根認為,這種評價「雖然讓人心裏美滋滋,聽著很開心,但那不是真的。之前已經有了一些團體,比如全國婦女組織(NOW)」。然而,在公眾集體記憶中留下深刻烙印的卻是「燒胸罩的女權分子」的形像。
但燒胸罩這件事其實並沒有發生。當年是有些示威女性把內衣扔進「自由垃圾桶」,包括胸罩,可「她們終究沒有點火焚燒」。
再深扒一下時代背景,可以發現,當時有一名女記者寫過這樣一句話:「男人把徵兵卡燒了,然後呢? 女人會把胸罩燒了嗎?」當年的一些當地記者曾表示,他們記得那個「自由垃圾桶」被點了火,但「火勢不大,而且很快被撲滅了」。
可摩根非常肯定,就是沒燒。她說:「我們多年來一直在設法澄清這個迷思。」她顯然感到這個象徵符號喧賓奪主,把當年那場抗議的嚴肅意義變成了瑣碎的花邊。
回到1968年的美國小姐評選,對「女性美」有很具體的規定。
諸如參賽佳麗必須是「健康的白種人」之類的規定早在1940年代就已經被廢除,但從來沒有選出過一個有色人種的美國小姐。
「垃圾桶」抗議活動的新聞稿上寫道:「從1921年初創開始,就沒有一名黑人進入過選美大賽的決賽。也沒有來自波多黎各、阿拉斯加、夏威夷的,或者墨西哥裔美國人進入決賽。而且,從來沒有一位真正的美國小姐——美國印第安人。」
當年抗議美國小姐選美大賽,組織者在新聞稿裏列出的10條「罪狀」之一就是種族歧視。
「罪10條」裏第4條涉及「針對消費者的詐騙把戲」,稱美國小姐就是「選美贊助商的行走廣告」。
抗議清單上的第8條,「平庸寶座上無關緊要的王冠」。
「美國小姐代表了女性被認為應該的樣子:軟弱無助、平淡乏味、不問政治。如果個子、體重超過或低於男人定的標凖,選美就算了吧。」
摩根說,「垃圾桶」抗議本來應該是「歡樂多於刻薄」,但回頭看,她認為有些地方可以改進。
「我們對選美佳麗的批評指責太多。歸根結底,她們也就是想走捷徑的勞工階層的女性。」
那年奪得美國小姐桂冠的是18歲的朱迪絲·納什(現在叫朱迪絲·福特),來自伊利諾斯州。
她2014年接受《西北季刊》採訪時承認,「不是所有人都接受選美。有人曾對我說,那就是賽牛,說我被盤剝利用了。但美國小姐比賽的目的是為女性作宣傳,為她們提供只有參加選美才可能獲得的機會和獎學金資助。」
納什後來用美國小姐贏得的獎金上大學,獲得了物理專業文憑。
她說:「對我來說,參加美國小姐選美的經歷極其有益。」
50年後的今天,婦女權益再度成為美國媒體關注的焦點,「女性大遊行」和#MeToo運動不斷佔據報刊頭條。全國各地參加競選的女性人數之多前所未聞。
摩根說,形勢好得一塌糊塗,語言無法形容。
「這些女性以前從來都不熱衷於政治。她們大都是家庭主婦、教師、收銀員、打包裝袋的人。她們忍無可忍,他們說『受夠了』。」那麼,今天如果有一個「垃圾桶」,摩根會把什麼扔進去呢?
她答:「所有的宗教象徵和符號,因為它們都代表著男性主宰。」
「我想到很高的高跟鞋和塑身內衣——那基本上就是古代的緊身胸衣——還有充滿暴力的色情刊物。我還會把鴉片之類的毒品和節食藥片扔進去。」
「我骨子裏是個詩人。符號象徵和比喻,我深諳它們的力量,深諳『自由垃圾桶』的力量。」
原文、圖經授權轉載自BBC中文網
責任編輯/陳秉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