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和職業生涯中,我們都想對某些人發揮正面影響力。我們的動機可能是要做生意、保有客戶、維持關係、改變行為,甚至是改善婚姻與家庭的關係。但該如何做呢?我們如何能夠影響他人的生活?我個人認為基本的影響力型態有三種:一、以身作則(別人觀察);二、建立關懷關係(別人感受);三、親自教誨(別人聆聽)。以下這三十種方法正好分屬這三大型態。
以身作則
一、避免口出不禮貌或負氣的話,尤其是在受到刺激或疲憊不堪時。這時,能避免話中帶刺,是自我控制的最高表現。發揮這項特質需要絕大的勇氣,若無可資效法的約束楷模,可能會將我們的沮喪傳到他人身上。我們需要找尋足為楷模的新典範和事例,以學習如何贏得內心的勝利,發掘明顯的動機,培養前瞻性和控制力,克制突發厥詞的衝動。
二、培養對他人的耐性。飽受壓力時,耐性就會受到考驗。我們會言不由衷,完全與事實脫節;我們可能會變得悶悶不樂,溝通時過度情緒化,而不是以冷靜言語去批評、判斷或拒絕,結果,回饋我們的只是受傷的感情與緊繃的關係。耐性是信仰、希望、智慧與愛心的具體表現,是一種積極的情感,而不是漠視、沉默的忍耐或消極退縮。耐性是情感上的勤勉,能逐步地接受現實過程,符合自然成長的規律。生活中有無數機會讓我們培養耐性(活動我們的情感細胞),例如等候遲到的人或飛機、在外界環境雜亂時安靜傾聽子女的感受。
三、對事不對人。雖然我們對某人的行為不表贊同,卻仍能不受個人與判斷的影響,協助他建立內在價值與自尊,如此會使他奮力向上。「對事不對人」和傳達自我價值的能力,是從我們自己的內在價值自然流露出來的。
四、提供不具名的服務。「為善不欲人知」的善,會提升我們的內在價值與自尊。而且,為他人服務而不求回報或知名度,也可進一步了解他人的價值觀。無私的服務一向是培養影響力的最好辦法。
……
了解並關懷別人
九、相信別人。信任別人會產生極佳效果。假設每個人都極力想要有所表現,你就可以發揮更大的影響力,激發出他們最好的一面。我們在處理複雜易變的事務時,往往會產生不安全感與沮喪,於是會對別人貼上標籤,以利判斷或評估。每個人都有各種面貌與潛能,有的清晰,有的模糊。不同的對待方式,他們就有不同的回應。
有人會讓我們失望或占我們便宜,認為我們天真、好欺騙,但只要我們相信他們,多數人都會真心對待。別因為一顆老鼠屎而壞了一鍋粥,只要動機純正,對人信任,別人也會報之以禮,待之以誠。
十、先了解別人,再求讓人了解。與別人溝通時,需要全神貫注、全心投入,必須認同對方的感情,以對方的觀點看事情,這需要勇氣、耐性和內在的安全感。除非別人認為你了解他們,否則不會接納你的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