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進入網路時代後,資訊傳遞越來越迅速,「假新聞」也如同山洪爆發,攻佔網路各大版面。而近幾年,商業大戶、億萬富豪們,接連把資金注入媒體,拿下各個傳統媒體的經營權,背後的原因是什麼?他們究竟有什麼目的?
一個人已經擁有了一切,那麼他還可能想要什麼?新跑車,一艘更大的遊艇,還是一支冠軍運動隊?
越來越多的答案顯示,他們想要的似乎是一個陷入困境但曾經高調的報紙或雜誌。種種跡象顯示,商業大亨們正熱衷於購買媒體,包括那些在公民凱恩和水門事件之後很久才形成價值觀的人。
本周最新的例子是馬克·貝尼奧夫 (Marc Benioff)和他的妻子,宣佈他們正在購買歷史悠久的《時代》雜誌。這本雜誌反映了美國自1923年以來對世界事件的看法。許多掌有權力的富人至今都想出現在這本雜誌的封面上,美國總統川普就是其中之一。
貝尼奧夫聯合創辦了商業軟件公司Salesforce.com。他個人淨資產達67億美元,完全負擔得起1.9億美元的收購費用。他跟隨了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的腳步。貝索斯五年前,用他從亞馬遜賺得的數十億美元中的一部分購買了《華盛頓郵報》。
貝索斯收購《華盛頓郵報》的同一年,約翰亨利(John Henry)收購了《波士頓環球報》。亨利曾經擔任職業棒球隊波士頓紅襪(Boston Red Sox)的基金經理。
不久之後,酒店及賭場大亨謝爾登·阿德爾森(Sheldon Adelson)買下了內華達州最大的日報《拉斯維加斯評論報》(Las Vegas Review-Journal)。去年,蘋果公司創始人賈伯斯的遺孀,勞倫·鮑威爾·賈伯斯(Laurene Powell Jobs)透過她所創立的社會組織「愛默生公司」(Emerson Collective),獲得了《大西洋》雜誌(The Atlantic )的多數股權。
今年早些時候,南非出生的生物技術億萬富翁帕特里克·桑松(Patrick Soon-Shiong)買下了《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和其他幾個西海岸的媒體。
很容易理解媒體擁抱那些迷戀新聞機構的「大款」(中國有錢人的通俗叫法)的行為,畢竟銷售額下降和在線廣告收入競爭過於激烈都讓他們疲憊不堪。
恩德斯分析(Enders Analysis)的媒體分析師道格拉斯·麥凱布(Douglas McCabe)表示,媒體正面臨「巨大的壓力」,部分原因是他們早期決定不設立付費牆,另外,廣告商也不再願意和紙媒時期一樣,在電子媒體上投放那麼多廣告。這些壓力使得媒體行業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大大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