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能先同理孩子,孩子自然就會同理他人,這也是一種被愛被關懷的心理滿足後,才能發展出來的心理素質。
在一次諮詢中,媽媽氣急敗壞的跟我說:「我的孩子很沒有同理心!」接著開始敘述孩子的種種不是,「怎麼會有這樣的孩子?居然在我受傷時默默的走開,看也不看我一眼,連問一聲『媽媽,你還好嗎?』都沒有耶,就是一副漠不關心的態度,讓我當下的心情真的很不好。」
「他怎麼會那麼沒有同理心!」「感覺很無情!」媽媽重複著說。
我大概能理解這位母親當下的心情,人在不舒服時最想得到的就是家人孩子的關心,若有人關懷,病痛感好像就會少了一大半,獲得心理安慰。
等這位母親發洩完難過的情緒之後,我反問她,平常孩子跌倒受傷時,你都是怎麼跟孩子說話的?
媽媽被我突然一問,不假思索地回答:「誰叫你不小心!」我微笑的看著媽媽,說道:「同理心是被愛來的。」「是能被同理對待而自然模仿來的。」「同理心不是被教育來的。」此時,媽媽似乎覺察到了什麼!原來我在孩子受傷時,並沒有關心孩子是否疼痛,反而是先責備「誰叫你不小心!」所以,當我受傷時,他才不會用關心的口吻來對待我。
沒錯!正是這樣,所有行為都是模仿來的,語言、口氣、臉部表情都是從情境當中自然而然薰陶而來,當父母用同理心來對待孩子,孩子也才會懂得原來什麼叫做「同理心」。如果父母對待孩子因不聽話而受傷時的口氣還可以是溫和的:「你還好嗎?」「有沒有事呢?」「來,讓媽媽看一下你的小傷口哦!」那麼,當父母受傷或身體不舒服時,孩子自然就會有這樣溫馨的話語。
父母用同理心對孩子,孩子才能用同理心對別人
解釋「同理心」的使用技術時,我舉了個例子,如果你看到大寶冷不防的捏了二寶,或往二寶的頭或臉直接地拍了下去,媽媽你當場的反應會是如何?是否會用如下的語氣叫住大寶?
「你過來!」
「你不要以為我沒看到哦!」
「你為什麼要這樣呢?」
「你是哥哥,怎麼可以打弟弟呢⋯⋯」
責備句,並不會發展出大寶的同理心與愛護手足之心。
當父母在面對大孩子所謂不合理的行為時,可以先同理他們可能的內心感受,也許大寶想要讓媽媽像照顧弟弟一樣的愛和溫柔對待自己,但小小的內心裡,卻感覺到爸爸媽媽只抱弟弟,都不理我。因此,動物性本能的衝動,手一下子就往弟弟的臉上拍下去了。能被同理的大寶,才能感覺到自己被愛,進而才能愛手足。
以上的例子,對話可以改成:
「哥哥,你想跟弟弟玩嗎?」「我們動作要輕輕的哦!」
「來,媽媽跟你說,我們不可以這樣捏弟弟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