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於2022年成功測試飛行器撞擊小行星以改變其軌道,避免潛在的地球碰撞危機。如今,歐洲正派出探測器前往該小行星,進一步研究撞擊後的影響。歐美兩大太空機構致力於在2030年前建立起預防「彗星撞地球」的初步機制。
希拉探測器發射升空
根據Politico.eu報導,歐洲太空總署(ESA)的希拉(Hera)探測器於7日搭乘SpaceX公司的獵鷹9號火箭發射升空。這艘探測器預計經過1年的飛行後,抵達名為「迪莫弗斯」(Dimorphos)的小行星。
美國航太總署(NASA)曾在2022年執行「雙小行星改道測試」(DART)任務,以每小時2萬公里的速度讓一艘太空飛行器撞擊「迪莫弗斯」,成功改變了這顆小行星的自然軌道。此次希拉探測器的任務是研究這次撞擊的後續影響。
小行星防禦研究
「迪莫弗斯」是一顆直徑約160公尺的小行星,它環繞著另一顆直徑780公尺的小行星「迪迪莫斯」(Didymos)運行。這對雙小行星系統被歸類為具有潛在危險的近地天體。NASA此前的任務目的是研究如何有效改變小行星軌道,以期未來能應用類似技術來抵禦可能威脅地球的天體。
希拉探測器預計於2026年底抵達「迪莫弗斯」,屆時將進行深空實地調查,評估NASA撞擊測試的後續影響,包括小行星中央結構的裂縫和周圍漂浮的灰塵成分等。
建立天體威脅應對能力
歐洲太空總署的任務主管鄧辛(Rolf Densing)強調,地球面臨的天體撞擊風險並非抽象,而是切實存在的威脅。目前,歐洲太空總署的小行星資料庫中記錄了超過3萬6000個直徑超過100公尺的太空物體,其中1668顆被列入「不排除會撞到地球」的觀察名單。
2013年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Chelyabinsk)隕石事件造成千餘人受傷,凸顯了即使較小的太空物體也可能對城市造成嚴重破壞。為了提高預警能力,科學家計劃在2030年前建造3座專門掃描宇宙的望遠鏡,希望將預警時間從目前的10小時延長至3週。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