醬油是中式料理中相當重要的調味料,增添鹹香風味不可或缺。農糧署在臉書專頁發文分享,根據使用需求,醬油分成許多不同種類,像是常見的醬油露,或是口味較清淡的淡色醬油、白醬油,以及適合重口味料理的蔭油膏、陳年醬油、壺底油等,外觀、口感、風味都各有特色。醬油的製作過程以大豆和小麥為原料,經由酵素分解和發酵熟成,再等4個月以上的時間,最後還有壓榨、過濾、蒸煮和調味等工序,才能成為餐桌上提鮮可口的醬油。
農糧署分享6大醬油差異
1.醬油露
純釀造比例較高,化學醬油比例較低,口味通常較偏甜。
2.淡色醬油
添加焦糖色處理較少,顏色較一般醬油淺,適合加在淡色煮物中。
3.白醬油醬油
醬油原液稀釋後殺菌,不添加醬色處理,適合取代高湯湯頭。
4.蔭油膏(醬油膏)
殺菌前加入糯米漿,較帶有黏稠感,適合沾食或需要勾芡的料理。
5.陳年醬油
發酵熟成的醬油放置2~3年後再壓榨殺菌,風味濃郁鮮甜、鹹度較淡,適合用再炒菜或其他炒料理。
6.壺底油
抽取釀造時間1年以上,為醬缸最底層的原汁,香氣濃郁、味道甘甜,適合加進滷汁料理。
農糧署也提醒,市售的醬油大多會添加醬色,因此不建議單用顏色深淺判斷醬油的濃淡,購買時可以選擇聲譽良好、標示清楚、包裝完整的醬油,也可以色、香、味多面向觀察,顏色應透明帶紅艷,香味應純香不刺鼻,味道應甘鹹不酸苦。
醬油買回家後如果已經開封,則建議冷藏保存,並在一個月內食用完畢,蓋買時也可以依照使用習慣和實際使用量,挑選適合的容量大小。
完整討論:《鮮享農YA - 農糧署》
責任編輯/梁溶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