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田徑協會一連串狗皮倒灶的事情,讓許多人忍不住痛罵田協主事者「尸位素餐」。尸位素餐這成語常見,不過裡面有個字卻是個少見的罕用字。我們除了會在成語裡用上這個罕用字之外,大家平常基本上不用它,這個字就是「尸」。
「尸」在一般國語辭典裡面,主要有兩種意思(次要意思很多,但多是從主要意思衍生),一個指屍體,另一個指古代的祭典禮儀中,用活人代表亡者接受祭祀供養的風俗。
我們現在多半都只認得尸作為屍體的第一義,而幾乎完全遺忘了尸的第二義。這也難怪,因為這個風俗在戰國以後就慢慢消失了,至今我們只能在諸如「尸位素餐」這樣的成語時空膠囊裡,看見遠古時代的舊用法。(尸位素餐的意思就是形容一個人像祭典的活尸一樣,光站著不做事,只會吃。)
尸的甲骨文和金文畫的是一個人屈膝蹲立的模樣,如下:
很多人誤解這是一個屈肢而葬的屍體,但根據饒宗頤的意見,卜辭中已經有「延尸」的用法,那就是《儀禮.士虞禮》裡面所講的「祝延尸」,祝延尸的整套儀節,從祝迎尸,尸拜遂坐,尸入門,尸及階,一直到尸入戶,接下來還有一大堆祭儀中吃飯、喝酒的儀式。整套程序非常囉嗦,但儀裡的紀載則清清楚楚,一絲不苟。
在禮記中,也提到「曾子問曰:祭必有尸乎?若厭祭亦可乎?孔子曰:祭成喪者必有尸,尸必以孫,孫幼則使人抱之,無孫,則取於同姓可也。」
這是說春秋時代,代表亡者受祭的「尸」,通常由亡者的孫輩充當,如果沒有孫子,就找同姓的人來代表。
總之在戰國以前,華夏習俗在喪禮裡面,曾經出現過以活人代表亡者接受祭拜的習俗,這個活人就叫做「尸」,而這個意義則仍然保留在「尸位素餐」的成語裡面。
至於本文題目所說,台灣人為什麼應該認識這個字呢?因為「尸」字對我們還有另一重特殊意義,那就是注音符號ㄓㄔㄕ的「ㄕ」,它的字形和發音,就是從「尸」字取形截聲而來的。注音符號學了那麼久,我們現在才知道原來些符號都是有字形淵源的,不是憑空作畫畫出來的。
*作者為專欄作家。(鼓勵老貓陳穎青的甲骨文研究,請給老貓的漢字偵查課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