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幼稚園要孩子穿著便服、鞋襪上游泳課,為什麼?

2015-08-03 15:49

? 人氣

兒子讀日本人學校,一星期例必有一堂游泳堂。前幾日收到兒子學校一張標題很奇怪的通告-「着衣水泳」。要求家長在下星期的游泳堂,為學生預備日常出外遊玩穿的便服和鞋襪。那天學生會穿著一身便服連鞋襪下水上游泳課。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作為媽媽的本能反應當然是:「太麻煩了!游泳堂穿泳衣去游就可以,便服和鞋濕了帶回家又重又難乾,好麻煩啊!」再讀下去,通告彷彿已預見香港媽媽的反應一樣,它說:「游泳堂除了強身健體,教導學生在海難中求生也很重要。香港四面環海,四季都可到海邊或泳池游泳,所以遇溺的可能性也較高。文部科學省的《學習指導要領》也訂明,要教導學生穿著衣服墮海時的應對方法……」

讀畢,肅然起敬,不得不佩服那種日本人的不怕一萬只怕萬一的防災意識。只在香港學校經歷過走火警演習的我實在很難想像原來日本學校從幼稚園已開始訓練小孩子在災難中求生。

日本學校的防災演習除了震災和火災之外,海難也有應對。可以的話更要學生實際上身處那環境去應對,這一次 「着衣水泳」就是例子,讓學生知道穿著衣服掉到水裡的浮力與重量跟平日只穿泳衣有何不同,萬一孩子真的遇溺了,他的腦海和身體起碼有個印象記得要怎樣脫險。

然而其他災難不可能人造一次去演習啊,例如地震,怎樣加深孩子的印象呢?原來他們從幼稚園就有一句口訣要記,叫「お、か、し」(Okashi)中文意思是「零食」,很易記。每個字母代表三個務必嚴守的規則:

一:おさない(Osanai)不要推撞;
二:かけない(Kakenai)不要奔跑;
三:しゃべらない(Syaberanai)不要說話。

災難來時人第一反應是驚惶失措。如果互相推撞、爭相逃走,只會更難疏散甚至會人踩人。如果大家驚慌大叫的話,只會令氣氛更恐慌;七嘴八舌地討論怎樣逃難的話,也只會令消息傳遞不到,結果不能有秩序地逃生。所以日本人得出這個「零食」結論:不要推不要跑不要說話,群眾自然可以安靜地聽指揮,安全而有秩序、快速地逃生。

日本學校從幼稚園已開始訓練小孩子在災難中求生。(圖/Mayi)
日本學校從幼稚園已開始訓練小孩子在災難中求生。(圖/Mayi)

隨著孩子長大,他們還會加上其他逃生動作,例如戴上頭巾、躲到桌子底下、抓緊桌腳。在窗邊的同學把窗戶打開、離教室門最近的同學把門打開,以免門框變形後打不開門逃生。他們已訓練到不用老師下令已知道自己第一時間該做甚麼,快速做完後又立即躲到桌下安靜等老師命令,沒有人會吭聲。老師指令離開時,學生自動蹲低身體,冷靜地移動到避難場所。

日本是一個很多天災的國家,整個國家都作好準備避免下一次大地震帶來的災害。東北大地震之後,我們從新聞報道看見的日本人都是有秩序地排隊等領食水和飯團,不會搶購物資;火車因地震而停駛,日本人則安靜地等待,甚或坐在地上休息,等待通車,而不是質問鐵道員甚至打人出氣。我們都驚訝:日本人真是很厲害!面對災難他們安靜、沉著、忍耐、高效,其實這是他們從小到大教育的成果吧。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DREAM A LITTLE DREAM OF MAYI
(原文標題:求生的教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