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貝爾生醫獎頒給中國籍的研究員屠呦呦,表彰她在瘧疾防治藥物研究上貢獻。因為她的名字太特別,結果讓一首詩經古詩小小紅了起來,《小雅.鹿鳴》:
呦呦鹿鳴 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 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 承筐是將 人之好我 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 食野之蒿 我有嘉賓 德音孔昭
視民不恌 君子是則是傚 我有旨酒 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 食野之芩 我有嘉賓 鼓瑟鼓琴
鼓瑟鼓琴 和樂且湛 我有旨酒 以燕樂嘉賓之心
鹿在上古時代是一種珍貴祥瑞的動物,看看甲骨文寫的「鹿」字,多麼美麗大方:
鹿因為有美麗的大角,甚至成為「麗」這個字的造字原型:
不過甲骨文所有的動物字裡面,就屬「鹿」字特別不一樣。請看底下八種動物字:
這八種動物字依照不同構字特徵可以分成三組,豕、犬、馬、虎、象是一組,牛、羊一組,而鹿單獨一組。分組的依據是什麼呢?牛羊組只畫了頭部的重點特徵(都有角),是正面特寫;鹿則改畫側面,是全身側視圖;豕、犬、馬、虎、象也是側視圖,但奇怪的是最後這五種動物全部轉了九十度,變成不是腳站地面,而好像都掛在牆上了。
為什麼會這樣呢?
像鹿那樣站在地平面上的畫法非常直覺,跟我們的視覺經驗完全相符,那豕、犬、馬、虎、象為何不依樣處理呢?
現在看來最合理的解釋,是為了排版。由於甲骨上已經有代表竹簡的「冊」這個字,甚至也有「作冊」這樣的官職;卜辭上還有一條紀錄是商王討伐敵人的時候,在竹簡上寫下了討伐的檄文。由於竹簡比甲骨更容易取得,可以想像商朝大部分文書都會記錄在細長的竹簡上。
竹簡細長,如果一個字畫起來橫幅太寬,寫在竹簡上諸多不便,於是商人就把橫寬的字轉九十度,寫成縱長。這就成為我們今天看到的樣子。這些動物腳站的方向不一,不是造字者沒統一,而是造字者必須遷就當時寫字的載體。太寬的字得要轉角度。
鹿不用轉,是因為牠頭上的鹿角讓牠畫起來就是長型;而牛和羊呢,沒有側視,也沒有轉角度,卻用了正面特寫。我們只能說造字者實在太天才了,他不但觀察到每一種動物最重要的特徵,他還知道用什麼視角才能把那個特徵表現得淋漓盡致。
*作者為專欄作家(鼓勵老貓陳穎青的甲骨文研究,請給老貓的漢字偵查課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