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字的造字史上,形聲字是一個空前的大發明,古人組合兩個漢字元件,一個代表發音,一個代表意義,創造出形聲字的用法出來。從此以後造字就方便了, 你平常講的話找不到字可用,抓一個同音字,補一個形符表義,碰,新字就誕生了。而且音念得出,意義也看得明白。
今天來介紹一個我們從沒想過竟然可以用來擔任注音角色的單字——門。
「門」本身是象形字,用在形聲字裡面多半是當成表意的形符。漢字裡有「門」字框的,我們直覺就會認為那些字一定跟門的意義相
不過門字部的字可不只有這種模式,還有
悶和捫可以理解,它們的現代發音跟門一樣(只是聲調不同),但聞
不妨試用閩南語念一下「門」和「問」,會發現它們在閩南語的發音
不過「聞」不一樣。「聞」的閩南語發音(音同「文」)跟門不同,
原來在先秦時代,聞和門竟然是同聲同韻的字。
所以「門」這個部首,有時候它是意義取勝,在別的形聲字裡扮演意義符號的角色;有時候它卻是以發音取勝,扮演發音符號的角色。
我們看一下「聞」的甲骨文,甚至還會知道這個字的演化過程:
在甲骨文裡「聞」是一個人有個大耳朵,一隻手放在耳邊像是在側耳
可是到了秦朝,字的部件只剩下耳朵留著,反而外加了一個發音部件
所以我們後世讀者看了奇怪,為什麼「聽到」這件事會跟門有關呢?
「聞」還有另一個麻煩,就是聞竟然還有「嗅」的意義。嗅是用鼻子
【相關連結】
中研院的「上古音」資料庫
*作者為專欄作家(鼓勵老貓陳穎青的甲骨文研究,請給老貓的漢字偵查課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