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哪一種「再見」形式,在告別與回望之中,香港人在台灣的故事充滿著酸甜苦辣。
難以說盡的「浮城」故事
許寶強在《重寫我城的歷史故事》述及:「在金融海嘯的衝擊下,努力把香港裝扮成(新)自由主義典範的經濟童話,正逐漸破滅;而面對貧富兩極化但毫無作為的政府管制,也暴露出所謂和諧社會、有效率的政務官、為成功者立碑等故事的虛幻。在過去的故事於轉變中的社會脈絡下日漸失去魅力的時代,新的香港故事應該如何訴說?」在敘述香港發展時,通常都會回溯到那遙遠年代的純樸小漁村時代,且自豪當前國際都會城市形象是全球發展的典範。香港人一切的善與勤奮,以獅子山精神為代表,建構起百年的榮耀。
然而,香港的故事不全然在香港發生。九七前後移民加拿大、英國、澳洲的移居者,或是其後的北漂港人,還是近年來東渡台灣的朋友,為了生活與生存,在告別與回望時也都編織著時代之夢。
李雨夢《島嶼.浮城——15則香港人在台灣的生活札記》,就是在述說著來台做夢的香港人故事。有人因為愛情奮不顧身的移居於這個島嶼;有人因為求學久而久之就愛上這塊土地;有人因為想逃離中國的魔爪棲居於此;有人因為想一圓創業夢來台找尋新可能;有人只是因為愛上這裡,沒有其他理由的待下來了。不同的人述說著不同的故事,這些故事的內容既是香港的,也很台灣。
翻閱《島嶼.浮城》時可以想見,雨夢在初始接觸這議題,整理駁雜的香港移居者資料時,發現這群人來台灣的理由比想像中的複雜,但同時有千百種理由,似乎若隱若現的歸結出香港面臨的盤根錯節的困境。面對種種待爬梳的現況,長期參與社運的雨夢在書寫上力求冷靜,一個的聆聽者的位置,不欲輕易在採訪過程將自己置於前台,刻意強調自我意識在故事中的位置。一如袁兆昌〈讀後不敢移民台灣〉所說:「習慣暢讀雜誌式人訪的讀者,未必讀到作者同時是參與社運的青年——社運文青一般都有個腔,作者似乎沒多花氣力就甩掉那種腔調,在記者與作者之間尋得新的書寫方式。」這裡的「社運文青的腔調」或許是指社運人慣有的激情、浪漫筆調,以及寫作者佈道式書寫。但這一些並未在李雨夢的書寫裡呈現,反倒有更多不斷的自我反思,夾雜於受訪者的故事,講自身漂浪在兩座島嶼之間的經驗。
若概略的將此書的受訪者分類,正好可分成四大類型:第一,婚姻;第二,創業;第三,就業;第四,就學,這四種類型構築出港人來台的四大路徑。但不論是何種類型的港人,不同的人與不同的故事,在台灣的生活時同樣要面對低薪、教育、交通、與台灣人相處的問題,也因此在故事裡呈現多樣化的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