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樂死,大不同
回過頭再看,從醫療手段來區分,安樂死可分為主動安樂死及被動安樂死兩種。主動安樂死是指醫務人員或其他人員負責採取某些措施以縮短病人的性命,而被動安樂死是指中止維持病人生命的醫治措施,任病人「自生自滅」、順其自然、自行死亡的行為。我們常常聽說的「醫師協助自殺」,其實可算是主動安樂死的一種,在這行為當中,醫師將足以令病人致死的藥物準備好,只剩下最後的啟動步驟,交由病人自己執行,故表面看來像是自殺,實際上其動機和行為與主動安樂死並無分別。
由此可見,邵雍及其父都是採用了主動安樂死的方式離開人世,無獨有偶,邵雍,字堯夫,號「安樂先生」,彷彿一切都是冥冥中注定似的。
中國古代儒家思想就認為死亡是一種自然規律,不可抗拒,《論語》中有「生死有命」的說法。儒家對於死亡秉持一種順其自然的態度。但是在生死問題上,儒家特別重視生命中「生」的品質。孔子有一個學生叫季路,曾經問過孔子死是什麼,孔子回答道:「未知生,焉知死?」關於生是什麼的問題,孔子則有另一番解釋:「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孔子的意思是說人要先懂得生命和存在的意義,而生命活動的意義在於做出對他人和社會有益的事。
道家思想也對生死有一番見解。《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認為天、地、人皆在道法之中,道即是自然規律,人由生到死的過程是自然界中的客觀規律。從這一點上說,道家與儒家的生死觀是相同,都尊重死亡是自然規律的結果。只是道家在對生的觀點上與儒家有很大不同,他們更嚮往長生不老。
在甘肅敦煌莫高窟的《自行詣冢》壁畫中,考古學者發掘出了與早期安樂死觀念及實施有關的場面。此畫描繪一位銀鬚飄逸的老人,端坐墳塋之中,家屬親友有八人與其永別,老伴以袖拂面,面帶悲愴之情,而該老人卻神態安詳,拉著老伴的手囑託後事。從圖旁的藏文題記得知此圖畫於中唐(西元八八一至八四七年)的吐蕃時期。
儘管講究孝道一直是中原地區的傳統,但周邊的民族地區依然會保留一些原始部落的遺風。在人類尚未進入穩定的農耕文明時代,許多部落會把喪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遺棄到野外,讓其自生自滅,這種做法更接近於被動安樂死。在當前中國的一些農村,許多醫治無望或家庭無法負擔醫療費用的老人,都會被家人接回家,放棄一切現代化的治療手段,在生他養他的那片小天地裡了卻殘生。其實,這又何嘗不是被動安樂死呢?
目前,多數人認為被動安樂死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但主動安樂死則仍有很多爭議。因為在主動安樂死中,病人的死因是由醫師的作為所導致的,與「他殺」或「謀殺」很難確切界定,故難以被道德和法律所接受。被動安樂死則有很大的不同,在這過程中,醫師所做的僅為不予或中止治療,其動機並不如主動安樂死般明顯,故較易為醫學界、倫理和社會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