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商人的陰謀!看懂果汁外包裝這3件事,突破「健康營養」盲點

2016-03-03 12:12

? 人氣

各位在逛超市的冷飲及果汁部時,相信都會見到一大堆不同牌子的選擇。那麼,在選購果汁時,除了價錢之外,大家又會根據什麼標準去選擇呢?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果汁.jpg
 

如果您只是看包裝面頭的字眼而不看背面的成份列表,恐怕您只會看到果汁商想要您看到的片面資訊。

消費者到底有多容易被誤導?

跟大家介紹一部有趣的惡搞影片,是美國一個由Jimmy Kimmel主持的脫口秀節目,他派了工作人員到一個農夫市場去擺攤,陳列一些聲稱「有機的冷壓果汁」,並向路人提供免費試喝。但其實那些「果汁」的原材料,不過是水果味沖劑、果汁粉,甚至竟然有冰棒及彩虹糖,有趣的是,影片中試喝過的人都對飲品讚不絕口。

當然,影片中跟現實的最大分別是,這裏工作人員以「有機」及「冷壓果汁」的字眼故意誤導試喝者,但它能反映跟現實相同的是,消費者容易被傳銷過程和包裝外觀上,被那些予人健康印象的字詞影響對產品的觀感,舌頭和味覺未必能幫助分辨什麼是他們以為真正健康的飲品。

既然味覺未必完全靠得住,我們還是不能省掉仔細閱讀包裝字眼及成份列表的步驟了。以下幾個在市面產品常見的賣點是要注意的︰

★「100%果汁」= 純果汁?濃縮果汁?

果汁2.jpg
 

嚴格來說「鮮榨果汁」跟「濃縮果汁」都可以說是果汁製品,但製作過程卻相差很遠。請注意成份表有沒有「濃縮液」(juice concentrate / reconstituted juice / concentrated juice)這個字眼。

一般鮮榨果汁的保質期很短,很難捱得上由採收、榨汁、包裝、跨區運送到上架和被購買的漫長日子,所以在1940到1950年代發明了將果汁加熱,除去水份轉為濃縮物的技術後,果汁商便克服了水果產量和價格不穩定、運送和儲存成本的限制,大量生產和出口了。

果汁化為濃縮物後大大延長了保存期限,但因為在加熱過程會令酵素和其他構成鮮味的營養流失,所以在還原成果汁的時候,通常還添加了其他並非來自果汁的添加劑,例如糖、調味劑、酸度調節劑、穩定調、甜味劑和色素等等,以保持同樣味道的每一瓶、每一盒果汁嚐起來都是一樣的。經過這樣的程序,「還原」後的果汁與其說是果汁,不如說是含有果汁成份的合成飲品比較貼切。

果汁3.jpg
 

如果消費者想避免喝到濃縮果汁,或會選購「純果汁」(有些包裝會表明pure juice / not from concentrate ),應會比濃縮果汁有更少添加劑,然而,卻有機會添加防腐劑,而味道和營養隨著時間流失也難以避免,所以亦可能會添加了其他幫助調味的添加劑。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