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案例中,我們看到,一個缺乏另一半支持的母親,沒有能力照顧與處理自己生命中的遺憾及委屈,孩子便可能承擔起這份責任,把自己的力量過度消耗在上一代身上,而沒辦法讓自己的生命活得精采。一方面急著向外跑,實際上對母親卻有著牽掛與矛盾的感情。
自己的人生只能由自己照顧
當我們看懂了家庭互動如何影響我們時,我們便會知道這些難以鬆動的情感綑綁的來源,也知道自己要站在什麼樣的立場與角度來因應這個困境。當你想真正做自己,在做出任何行動前,請先體認到,生命系統的運作法則提醒著我們幾個重要的觀念:
1. 每個人的人生只能由其本人照顧:即使成長過程中,受到再多父母或家人的情緒綑綁,儘管傷痕累累,內在匱乏無力,當你長大後,就有責任把自己的人生活得精采成功。回頭去看清楚家人的情感流動如何影響我們,是要我們去理解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是找到難以勇敢前行的藉口。
2. 把上一代的責任放心交還給上一代:請將上一輩的責任交還給他們,我們可以關心,可以在意,但不需要過度承擔而自我犧牲,因為,他們也得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3. 放棄改變你的家人,你只能改變你自己:一個人永遠無法改變另一個人,能改變的只有自己。當你期待你的家人改變,從反對到支持你的夢想時,你的家人也期待著你早日「覺悟」,捨棄你的「春秋大夢」。當我們都期待對方改變時,是不會有人改變的,而雙方只會繼續僵持在緊張與痛苦之中。而當你願意做些事情改變自己時,不知不覺中,你會發現,周遭的人也會因你的改變而不同。
作者介紹|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也是情緒調適專家。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曾終日與青少年孩子為伍,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在經歷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人生急轉彎,辭掉穩定的教職,離開校園,走入社區,遠大的心理助人夢正要展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圓神《叛逆有理、獨立無罪:掙脫以愛為名的親情綑綁》
責任編輯/陳憶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