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之前許多也被資遣的同事急著找別的工作,但記者最會做的就是記者,找來找去多半離不開這個圈子;也有人是從過去的採訪關係中找到合適的工作,比如新聞聯絡人之類的。但我一來不想再到任何主流媒體,二來完全不想做什麼新聞聯絡人或公關,想了半天,最喜歡的還是記者這一行。
這些年來網路上有許多關於我做獨立記者的報導,其中提到我被資遣隔天又到環保署跑新聞,好像早有計畫要做獨立記者。其實並不是這樣,而是慣性使然,而且隔天早就計畫好要採訪的新聞。這十年來我一心一意就是在做這件事,有時連假日都來準備專題,隔天又跑來環保署也是很正常的事。
曾經被問到,「為什麼在被報社資遣後,還能堅持下來?」我想一個很大的原因是,我知道自己一直都很認真在做這個工作,而且自認做得不錯,不論別人對我的看法如何,至少我不曾懷疑過自己,包括能力跟信念。這樣說起來,對自己的人生懷抱某種信念,不因別人的否定而否定自己是重要的。遇到這種事時,反而要更加堅定信念,才能給自己足夠的力量站起來往前走吧。
而記者是天天交稿的工作,理論上完全不必收尾,但那是指記者跟報社的工作關係而言。但記者在工作中跟採訪對象、事件都建立起一種屬於個人情感面的關係,那就不只是交不交稿的關係而已。不能說走就走,總要通知一下採訪對象、介紹新的同事,也謝謝人家過去的幫忙等等。
而且許多新聞事件不會因為我離職而停止,我理所當然也不會因為昨天接到那個資遣通知就不關心,所以一有事發生還是跑去採訪。寫完了發現沒地方刊,才接受朋友建議做一個部落格,之後就開始把報導放在裡面。因為自己寫的是環境新聞,部落格名稱就叫做「環境報導」。
當時也常到環保署發稿的同業林蔚文小姐說:「你有部落格了,還需要一張名片」,於是她用word幫我做了一張。一直到二○一五年我重新設計新名片之前,一直都用這張。於是一張名片、一個部落格,開始我獨立記者的生涯。
這樣是不是有點亂來?沒錯,好像有一點這種味道,但當時真的就是這樣。回想起來如果不是這樣,而是像許多人建議的,要先做好萬全準備、募好款項、或是做好網站營收規劃才做的話,我想我就不會做獨立記者了。凡事還是需要一點不顧一切的赤子之情,而且這世上應該沒有所謂完全準備好這回事,只要方向正確(這也可以調整),就可以邊做邊學、且愈做愈好。
我還會留在地球
在此之前,部落格已流行十多年,只是過去在主流媒體工作時我很少關注網路世界,可以說是從這個時候才開始認識網路。不過多數部落格都屬於私領域,我一開始就決定把部落格當成正式新聞網站,而且遵守新聞報導的寫作方式。事後證明這樣做是對的,想做獨立記者的朋友務必參考一下我這個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