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很多立委問政都是即興演出,媒體報導喜歡採集戲謔畫面,相較之下形同兒戲。我跟歐美國家的一些國會議員提及,我們立法院審查教育部高等教育預算時,國立大學校長常接到教育部通知要去教育文化委員會列席備詢,他們覺得不可思議。」
中研院士朱雲漢在二0一六政黨輪替蔡政府就任前,曾經在一篇〈誰來馴服立法院這隻怪獸〉的專欄中,談到國立大學校長經常要列席國會備詢的怪現象,這不是民進黨執政獨有,相反的,是藍綠執政皆不可免的「通例」,幾乎沒有大學校長視之為「正常」,然而一文錢逼死英雄好漢,年度政府補助預算逼矮大學校長也不是新鮮事,即使學富五車,校長們應邀列席上焉者乾耗終日無所是事,下焉者打個盹都還能見新聞被糗一頓,沾沾「斯文在立法院掃地」的邊。
十四日立法院再度上演朱雲漢感嘆的怪現象,四十八位國立大學校長齊聚教育委員會,為的是審查學校各種學產、校務、退場、轉型等各種基金預算,屬年度例行公事,不過,在立委陳學聖要求下,却上演一齣校長舉手表態「相不相信蔡英文總統博士論文為真」的戲碼,這個畫面一點也不「戲謔」,因為攸關總統誠信與論文真偽之辨,但又難脫戲謔,因為四十八位校長中,先是一片靜默接著舉手相信為真的只有六位!
戲謔的不是絕大多數校長不願意為蔡英文博士論文背書,而是:第一,教育委員審查的是學校基金預算,不是蔡博士的論文;
第二,蔡英文論文真假與校長舉手多寡無關,六位舉手相信蔡博士論文的校長只能心證自己相信,却不能保證該論文的的確確為真,他們的「忠誠紅利」可能是取得權力者信賴,但三個月後立刻就要大選,這點紅利風險不小利益有限,負面效應則是在不信總統論文的同溫層被被貶抑為「拍馬屁」,或欠缺知識份子的風骨,倒楣程度可能大於紅利;
第三,沒舉手的四十二位校長,只能說他們不肯表態背書,他們就算有懷疑都不能確定該論文的確是假,不舉手的心理情境比舉手的更複雜,其一,他們可能真的不相信,其二,他們可能認為論文真假和他們舉手根本無關,其三,他們不想當小學生配合立委要求表演,他們只想在這個為學校爭預算的場合,只做爭預算的言行,其四,若立委換一個角度問「不相信蔡英文博士論文的請舉手」,舉手的大概六位都未必有,甚至可能是零。
以當年聘任蔡英文的政大為例,現任校長郭明政也沒舉手,還被點名表述自己不舉手的原因,他的回答很簡單:事情還在調查中不方便表態,他個人看過蔡英文的畢業證書影本,學校對教師個資一視同仁,若教育委員會有興趣可以到校察看。換言之,他沒說相信但也並非不相信,只是不便表態,更重要的,當年聘任蔡英文的不是他,他既不必為蔡英文論文真偽以國會舉手方式背書,更不必為當年聘任者的認真與否背書,萬一當年聘任審查委員真是「被騙」,要負責任的也不該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