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疑一個人的政治立場,就是在質疑他的整個人生:《我的青春,在台灣》選摘(1)

2019-10-30 05:10

? 人氣

編輯的話:《我的青春,在台灣》是一本「解嚴的個人史」。而故事的主角傅榆,又是一位敏感、內向,不斷在人我的視角之間進行自我反思的回憶者─正因為她是這樣的內省者,才能把成長過程中許多細微的感受,陳述得如此纖毫畢現。

霍格華茲魔法學院

拍完《大家一起照鏡子》之後,我去一些校園影展巡迴放映,有的學生看起來對影片主題特別有興趣,我就留下他們的資料。在某些放映場合也有觀眾建議我,可以延伸這個主題繼續拍。因為《大家一起照鏡子》講述的是上一輩的藍綠對話,我自己也已經下了結論,認為上一輩的政治傾向跟人生經歷扣連太緊,所以很難撼動,既然這樣,是否就先不要再管上一輩,去認真觀察看看現在的年輕人?比我還年輕的年輕人就快要有投票權了,他們在想什麼?他們心中還有強烈的藍綠之別嗎?這些是我很好奇的事情。觀眾的回饋讓我動念想拍《藍綠對話實驗室》,找不同政治傾向的年輕人們,定期聚在一個空間裡,聊聊彼此對政治的看法。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所以我鎖定不同傾向的首投族,而且他們都要對「藍綠」有感覺。

研究所畢業不久,我在中州技術學院兼一門大一的田野調查課,接觸到一批大一學生。他們很少人有政治方面的意識,但我還是設計了一份問卷,理解他們的家庭背景、對藍綠的看法。我對他們說,這也是田野調查的一種,你要去拍任何東西之前,一定要先了解你的對象,不管是用訪談的,或是做問卷。我藉著向他們示範問卷的內容與格式,也了解他們,從問卷裡面尋找可能拍攝的對象。加上之前座談中遇到的年輕人,總共大約八位,我就這麼就開始了《藍綠對話實驗室》第一次的談話。

藍綠矛盾的癥結是來自「對過去歷史的詮釋」

談話進行到第三次,我就發現,糟糕了,整個討論一直在鬼打牆。因為參與者都很年輕,對藍綠只有粗略的印象,而且可能還是來自父母,不是歷經自己思索認識而來的。當然也不一定所有人的立場都來自於爸媽,我首先遇到的兩位同學Sample(盛莆)與裕平,就是立場和自己的爸媽相反。裕平會和爸媽相反,是因為小時候的朋友都來自外省家庭,他常和朋友一起玩,不喜歡家裡,所以會接收政治光譜偏藍的價值觀,自己本身的意見很有限,只是單純的好惡而已。Sample 比較關注社會議題,曾到過國光石化、反核等抗爭行動的現場,但是對藍綠之間的癥結還沒有深入思考。隨著歷次的討論,她終於慢慢察覺藍綠矛盾的癥結是來自「對過去歷史的詮釋」,但是她對過去的台灣歷史,和什麼是轉型正義,也沒有更深入的了解。還有一位政治光譜偏綠的阿彭,對過去的歷史所知有限,也不知道要怎麼向其他人闡述歷史為什麼重要。如果大家對藍綠都停留在表面的分別,沒有更深入思考自己支持或反對的理由,討的時候就會陷入無解的迴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