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即國力,按照洛桑國際管理學院(IMD)每年發布的世界競爭力年報(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之研究,臺灣人才流失的排名,自2008年的35名,下降至2018年第51名;而吸引國外高技能人才,自2008年的28名,滑落到2018年第55名。高中學生出國念大學,還期待他們有一天可能會回來「報效祖國」。但是臺灣高教吃老本的窘態畢露,已是國安問題。大鍋飯的齊頭心態,讓優秀大學教師流失,例如香港城市大學一舉挖走清大3位資深教授,年輕的臺大副教務長遠走北美,還不要細數越過海峽成為涉嫌「中共代理人」的學者。而且大學教師薪資遠落後於其他亞洲小龍,因此聘不到優秀年輕教授,曾經某頂尖大學的科系8年聘不到人。
高等教育攸關國家長期的發展,問題必須釐清才能端本清源。剛好教育部現今正大力鼓吹人工智能、大數據,上至研究所下自幼兒園舉國無不熱烈呼應。教育部應該率先做示範,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研究分析高中學生為何放棄臺灣高等教育的關鍵所在;究竟是不是因為近年我國大學教師流失,且學術抄襲造假頻傳,因而對教育品質失去信心呢?還是學生希望能擴大國際視野,提高學術能力,以增加就業競爭優勢?也許可能只是學生被國外頂尖大學的高額獎學金沖昏了頭?或僅是要體驗異國文化,增進個人見聞而已呢?教育部要會利用先進科技來捍衛政策,而不是忙著開說明記者會,才能杜眾人悠悠之口以正視聽,不是嗎?
*作者為《通識再現》主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