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營7縣市周二召開中部7縣市首長空汙治理緊急會報,齊聲反中火、批評能源政策;如果說這是藍營的「政治動作」,但如果連綠營地方首長都難支持,這個能源政策顯然是有檢討必要─大部份人都未注意,民進黨的「大阿哥」─桃園市長鄭文燦也才對光電埤塘計劃喊停。
台中市長盧秀燕在周二,找來彰化、南投、雲林、苗栗、嘉義市、新竹縣等地方一起召開空污治理緊急會報,抨擊環保署放寬中火生煤量「10%容許誤差」,等於讓中火多燒110萬噸,地方堅決反對,因為「人民健康無10%的容許誤差」;南投縣長林明溱更在會中揚言,中央若不改,「不排除聯合7縣市包圍中央」、要民眾用選票「下架民進黨」。
外界或許會將中部藍營7縣市的空污治理緊急會報,把炮口對準中央,當成選前政治動作;雖然政治因素是存在,但基本存在的事實是蔡政府執政後,中南部空污確實惡化,縱然蔡政府不斷辯駁、甚至修改紫爆標準,強調「空氣品質變好」,但民眾感受是完全另一回事。中部民眾認為北部放著核電不用,卻要中火發電「中電北送」,空污就留給中部人,非常不公平。
蔡政府的能源政策以全面廢核為核心,為了彌補廢核後出現近2成的供電缺口,根據能源政策是要以綠電(風電與光電)替代;但實際上,綠電進度緩慢難如預期,因此變成火力發電成為主力,甚至蔡政府最後向現實低頭的重啟核二的2號機組,這就是中部縣市反對中火的原因,更是中部地方政府敢大聲反對綠營能源政策的底氣,因為他們認為是綠營錯誤的能源政策導致中火「燒好燒滿」而荼毒中部民眾。
但與此同時,為了達成2成綠電目標,官僚單位幾乎不顧現實、不惜代價、破壞生態環境亦可的推動綠電─桃園的光電埤塘計劃就是這種情境下的產物。2年前,桃園市政府還興高采烈的宣傳說,桃園市政府為推動綠能政策發展,結合桃園是「多塘之鄉」的地景特色,將太陽光電與埤塘文化結合,預計3年內到達660百萬瓦(MW)的發電目標。
只是這個政策已經悄然喊停,先是官員承認要達成目標有困難,達成率4%左右,第2階段的光電埤塘計劃要暫緩推動;到10月底,市長鄭文燦宣布,在中央法規完備前,桃園市暫停發放光電埤塘許可證─先前桃園已經有以法規不全為由喊停,之後才再批許可的紀錄。
市府轉向的重要原因就是:光電埤塘計劃不論是把埤塘填平、或只是在上面搭建太陽能板,都是破壞原有的埤塘生態、影響鳥類等野生動物,引發野鳥協會、保育團體的反對;同時也破壞原有的文化與地方特色,原來埤塘調節氣候的功能被破壞,甚至有民眾認為「影響風水與景觀」,地方反對聲浪大,終讓鄭文燦喊停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