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安觀點:民主2.0時代的危機與無奈

2019-12-22 06:40

? 人氣

透過選舉式民主,憤怒的出路,造成的不是民粹就是極端主義政治。(資料照,AP)

透過選舉式民主,憤怒的出路,造成的不是民粹就是極端主義政治。(資料照,AP)

四分之一世紀前,自由民主制度或選舉式民主,還被公認為是普世價值,「代表了人類政治文明最後的形態」。可是20、30年下來,人們慢慢發現,這套政治體制越來越不管用,現在已到了民主2.0時代。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不僅顏色革命之後,新興民主國家依然政治動盪、經濟不振,就連老牌的民主國家,其制度運行都遭遇了現實的困難。美國選出非建制川普當總統,在野民主黨正對他進行雖然無法成功,但清算式的彈劾惡鬥;法國則由於調高燃油稅、延後退休年齡等,健全國家財政的改革,引發全國性的示威浪潮;英國則仍困在前景未明的脫歐漩渦中。

英國騎警走過一排英國國旗旁,英國脫歐。(AP)
美國選出非建制川普當總統,在野民主黨正對他進行雖然無法成功,但清算式的彈劾惡鬥;法國則由於調高燃油稅、延後退休年齡等,健全國家財政的改革,引發全國性的示威浪潮;英國則仍困在前景未明的脫歐漩渦中。(資料照,AP)

我們可以選舉總統和執政黨,然後用言論和在野黨監督他們。做不好,四年後就用選票把他們換下來。這是滿理想性的說法,我們也要看到民主的另一面,這套制度當下所製造的問題,比它能解決的(防止獨裁專制)問題還要多。

台灣現在正進行第六次總統大選,選民充滿了對藍綠兩大政黨普遍不滿,但還是要委屈自己含淚支持。對總統人選的支持,不是追求希望,優秀與否的正向選則,而逃避災難、害怕亡國的負向避險。

多次政黨輪替,讓藍綠政治工作者輪流掌控權力,人民在政治方面的權力和自由得到長進,但在經濟生存方面的實際利益,卻一再被相對剝奪。

必須注意,這兩種因素正讓選舉式民主走入危機之中:

一,窮困,和貧富差距加大,掀起了世界範圍,從南美洲、阿拉伯世界,到法國的抗爭潮。貧窮也是香港「反送中」運動的主因之一,20%、140萬港人屬於貧困階層。

窮困、貧富差距加大,最終導致的就是普遍性的痛苦和憤怒,蔓延在全球每一個角落。透過選舉式民主,憤怒的出路,造成的不是民粹就是極端主義政治。

東協成立50周年,菲律賓雖是發展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基礎建設落後、貧富差距等問題仍有待加強。(美聯社)
窮困、貧富差距加大,最終導致的就是普遍性的痛苦和憤怒,蔓延在全球每一個角落。透過選舉式民主,憤怒的出路,造成的不是民粹就是極端主義政治。(資料照,美聯社)

二,網路社交媒體已成為輿論市場的主流,每一個人都能輕易變成內容製造者。在政治言論方面,販售恐懼、對立、仇恨就能創造流量,越是離經叛道言論,越能被追捧變成意見領袖。而且網路讓假新聞和謠言,更容易製造和傳播。

憤怒的民心,易於製造恐懼和仇恨的輿論環境,將為野心政客提供舞臺。讓他們更容易,比有責任感和理想性政治人物,得到選民追捧和支持。選舉的結果,往往與民眾現實長久利益相違背。這就是民主2.0時代,目前還無解的危機與無奈。

*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

韋安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