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台4年的叫車服務優步(Uber)停止一切業務,Uber是否該融入台灣法規,還是法律應該替共享經濟新定義,成了爭議點。2月10日,叫車服務Uber退出台灣,為時4年的業務暫時畫下休止符。
Uber未來很快會再見?
在臉書的頁面上,Uber對這段時日台灣的使用者表達感謝,但同時也說明「無止盡累積的巨額罰款,讓我們在這個環境的營運很艱難。這段時間裡,我們將重整腳步,希冀能重啟和政府的溝通和談判。」
台灣政府在1月修正《公路法》後,未依法申請上路的運輸業者,將會被課以重罰款。而隨之而來的「投訴」,已經讓Uber台灣立刻累積超過50張罰單,「刻意累犯」的金額更超過11億新台幣(約合3500萬美金)。
台灣Uber先前表示,自己並不是計程車業者,而是提供分享服務。離別宣言中也說,這項共享服務也創造了台灣100萬名用戶。他們未來期待政府能「認同並容許車輛分享的概念」,最後並表示「希望很快再見」。
BBC中文網記者日前致電Uber台灣,該公司公關只表示會先等一段時日後,再請發言人出面說明台灣Uber下一步的動向。而在10日時,也有不少Uber司機自發性前往台灣交通部抗議,希望重視"共享經濟"。
台灣最大出租車工會怎麼看?
台灣最大計程車工會「台北市汽車駕駛員職業工會」理事長鄭力嘉,接受BBC中文網記者訪問坦言,Uber只是暫時退出,還要觀察下一步的動作。對Uber,鄭力嘉站在工會立場說:「要不合法,要不離開。」
鄭力嘉表示,Uber這樣的角度是不負責,它也是運輸業的一部分,運輸業最大的精神就是「責任」,而他認為,Uber一直想用別的名目去否定它運輸業的本質,去規避許多糾紛跟責任。
他說:「載一個物品,損壞都要理賠了,更何況是一個人?要是發生行車糾紛,才發現該運輸業公司在台灣沒有落地合法,那要上哪去申訴理賠?Uber總公司在美國,網站設在荷蘭,這要怎麼追討?」
Uber暫停台灣業務後,鄭力嘉斷定接下來Uber會有勞工問題,「Uber跟司機不是簽約僱傭關係,一旦雙方發生衝突,Uber司機也不敢組工會、不敢抗議,又抽取這麼高的佣金,只要Uber一天不願意合法,他們就可以欺負駕駛。」
「毀譽參半」的評價令用戶擔心?
Uber退出台灣業務,有許多台灣人覺得應該,也有人覺得擔憂。因為他們又必須被「強迫選擇」搭俗稱「小黃」的台灣計程車。長久以來,台灣計程車毀譽參半的評價,確實讓不少用戶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