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讚國觀點:權力的傲慢─當柯文哲不再另類

2017-04-11 07:10

? 人氣

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凱達格蘭學校,.主講「2050城市願景」(陳明仁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出席凱達格蘭學校,.主講「2050城市願景」(陳明仁攝)

台北市長柯文哲三月底去了一趟馬來西亞、泰國和印度,進行所謂的「新南向」城市交流,其實不過在累積2018年競選連任的資本。從公開到私下,他拜訪了一些地方,見了一些人,還利用機會,對國内政治(去蔣轉型正義)、國際關係(中國打壓台灣)、市政(觀光)與中港台互動,表達了一些看法。不管話語是否得體,柯文哲不是失言,也非無知,而是傲慢,更不再另類。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柯文哲的興起是台灣政壇的非常態現象,棄醫從政,打着白色力量旗旘,一如女人的白色結婚禮服,暗示純潔無瑕,以素人姿態出掌首都市長。說好聼一點,素人的優點是,白紙一張,没有政治包袱,不受既有成規綁手綁脚,如國、民两黨的大老文化傳統;缺點是,白紙一張,不具黨政歴練,未經領導素質養成的洗禮,如两黨政治現實的權力折衝。

無論好壊,柯文哲就任市長两年多,偏差與敗筆有目共睹。他的最大毛病在於不知政治為何物,卻又大權在握,笑傲官場。在德國社會學家韋伯看來,所有的政治都牽涉權力的鬥争,這種争鬥不會有最終的結局,因為政治是永無止境的權力交替,一代新人換舊人,進退之間,政治人物應有所為,與有所不為。柯文哲缺的,正是對權力的拿捏,不知分寸。

reg台北市長柯文哲訪問印度,並體驗德里大學甘地中心的瑜珈課程。(台北市政府提供).jpg
圖為台北市長柯文哲訪問印度,並體驗德里大學甘地中心的瑜珈課程。(台北市政府提供)

柯文哲固然取得市長大位,卻始終難以有效駕馭政治團隊與市政府的行政官僚體系。他的根本偏差是,早已脱下白袍,卻堅持以外科醫生的經驗和手段治理台北市,把複雜的大都會當作躺在手術床上的小病人。他顯然不能理解,醫生與市長角色完全不同,開刀動手術當然必須遵守一套標凖作業程序(SOP),刀起刀落,不能肆意而為,不然,切錯一脚,雙脚盡失。市政如麻,不能脚痛醫脚,偏執一方,或者一刀切。

政治是衆人之事,三人成衆,更何况270萬台北市民。如果治理市政有一成不變的SOP,一個蘿蔔一個坑,誰當市長都足以勝任有餘,柯文哲再如何素人,無關痛癢。從大巨蛋的僵局,到台北市是否該去除蔣介石的政治圖騰,柯文哲的反應與辯解是,一切以SOP為依歸,毫無市長的擔當。他整天把SOP掛在嘴上,顯示的其實並非政治官員的應有洞見與領導能力,而是行政官僚的基本條件和起碼的執行技術。也就是說,柯文哲頂多是民選的事務官,而非政務官,在概念創新和操作方面,提不出一套思考與實踐藍圖,只能在現有架構上,依様畫葫蘆。

柯文哲的敗筆是,在政治舞台上,權力的滋味與隨時可得的講壇和發言機會,不免讓他從素人變成政客,由前台到後台,浸淫在光環之中,對白與走位毫無章法和規範,多少顯得傲慢。無論是否信口開河,或有感而發,他的許多觀點(如两岸一家親)和想法(如反對去蔣),不再代表國、民两黨之外的替代選擇,逐漸向想像與實際的權勢靠攏,包括想與他的「大陸朋友」談談台灣的外交困境,在相當程度上,把台北弄得跟香港特區没什麽两様。以台灣一市之長的地位,柯文哲的中國朋友又能上達天聼到什麽程度?

一個無黨籍的政客一旦向現實低頭,或與權勢妥協,縱然國、民两黨投鼠忌器,在現有藍綠两黨政治版塊衝撃下,左右交鋒,畢竟難以獨領風騒。從台北到北京,柯文哲企圖逢迎各方,當白色被紅、藍、綠三種顔色渲染後,無疑頓失本色,一張白紙被畫成四不像的塗鴉,最終難免登不了大堂,恐怕也會跟街頭塗鴉一般, 幾番風吹雨打,曇花一現,消失在歴史的灰燼中。柯文哲的另類,不過是台灣官場另一種腐化的投機現像。

*作者為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客座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

張讚國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