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中國、韓國、新加坡等亞洲國家之後,包括英國在內的眾多西歐國家都在考慮利用新科技追蹤感染源阻止病毒蔓延。而隱私成為其中無法避開的敏感問題。
英國政府的科學顧問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刊發的研究報告認為,封城隔離措施造成巨大的經濟和社會影響,而推出追蹤新冠病毒感染源的手機應用程式App,能在減少破壞力的過程中發揮極為關鍵的作用。
任何人確診感染病毒之後,這一應用程式App能向與其有過接觸的人迅速發出警告。報告認為,人工排查通常需要一周時間才能完成的程式,定位追蹤技術能在瞬間完成。
不過科學家們強調說,這一應用程式App不能強迫公眾安裝。可是,如果安裝使用的人群數量太少,這些科技抗疫工具就不能發揮最大的功能。
英國政府衛生部門負責人正在考慮是否採用這一建議。
在英國政府認真考慮這一想法的同時,歐盟內部也在研發類似的程式,奧地利、比利時、德國、法國、丹麥、意大利、瑞士和西班牙的各國科學家都參與了這一項目。
此前,美國有民調顯示,公眾支持用手機位置訊息追蹤病毒確診者以防止更多人受到感染。
歐、美在新技術抗疫問題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隱私大挑戰。而正是因為對公民隱私的尊重和保護,歐盟在2018年通過了數據保護條例(GDPR)。
這一條例秉承個人訊息是公民人格和人權一部分的宗旨,也被稱為最嚴個人隱私保護法。
亞洲經驗
中國在2月中旬推出健康碼,一周內很快在全國廣泛推廣。這一健康碼通過個人填報和政府後台訊息對比,產生紅黃綠三個健康碼:綠碼者可以通行,紅碼和黃碼者需要自我隔離。
依據中國政府制定的標凖,用戶在健康打卡申報訊息後,將各自領取到一張碼,該碼隨著用戶每天的狀況提交,也會隨著用戶所處位置區域和健康狀況的變化而變化。
觀察人士注意到,在中國的疫情防控過程中,健康碼成為比身份證更加重要的通行證。
然而,中國健康碼最具爭議的,正是用戶數據隱私風險。
在韓國,政府採取了追蹤、檢測和治療三個重要步驟防止社區感染。
韓國政府開發的自我隔離安全保護應用程式App,不僅讓自我隔離的確診者與醫護人員保持聯繫,還利用定位技術跟蹤確診者的位置,確保他們沒有違反隔離規定。
另外病毒地圖也顯示確診者的行蹤,以便公眾查核避免這些位置。
這在韓國同樣引發了隱私擔憂,而韓國的做法是每個確診者有一個代號,只顯示他們的性別和年齡範圍,避免透露更多的個人訊息。
科技抗疫
由英國科學家提出的這一應用程式App研究方案,由牛津大學的大數據研究所和納菲爾德醫學部聯合提出。研究提議,這一應用程式記錄人們每天行動的GPS定位訊息。用戶還可以在GPS信號不足的地方掃描張貼在公共設施上的QR碼來補充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