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棒打香港」,國內有不少人期待台灣要接下香港地位,成為一個「金融中心」。可惜這個希望渺茫,就算香港不行了,台灣還是難成為另一個金融中心,原因既有內在條件因素、亦有外在環境因素。
30年前台灣就想成為「亞太金融中心」,結果死當
中國兩會通過香港國安法,美國總統川普因此宣布:「開始取消給予香港不同和特殊待遇的政策豁免」。對於這個政策的實際內涵、及其對香港、中國的影響與衝擊,有各種不同的討論與預測,不過,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對香港金融中心地位的衝擊與影響,也有人因此希望台灣能取而代之。
近30年前的1993年,台灣就曾經提出金融中心的構想,當時是以成為亞太經濟樞紐的「亞太營運中心」作為整個大戰略的計劃,大計劃下的六大中心子計劃包括:金融中心、製造中心、海運轉運中心、航空轉運中心、電信中心、媒體中心。
現在回頭看當然非常清楚其「成果」,幾近一事無成甚至倒退數步:要成為航空轉運中心,但實際上國際航空公司是從台灣撤離;海運轉運中心當然是失敗,高雄港的貨櫃量從全球第3大港退步到15名,製造中心也不必了,國內接單、海外生產(其實就是中國製造)的比重增加到5成以上;至於金融中心,看看台灣的錢是往外跑還是往裡走、政府對資金進出的管理方式,就知道其「成果」了。
今日內外環境更不利,事事管制審核難有成
當年失敗的原因,現在全部繼續存在,甚至因為政治與民粹因素,較諸30年前更惡劣。
要成為金融中心的第一要件是什麼?就是資金可自由進出,匯入的資金也有自由使用權,政府幾近完全不管制。這個條件台灣顯然不存在,台灣對貿易需要的匯款已較無外匯管制,但非貿易需求的外匯需求則仍管制不少,超過50萬元就要申報─所謂金融中心匯進匯出的錢,可是全部與貿易無關,區區小額就要申報,甚至國內匯款也是限制嚴苛,第一個條件就不符合。
而資金進到台灣內部後,想作那些投資,也無法自由決定。如果你匯進來時理由是要投資股票,但覺得現在行情不適合進場買股,央行會為此找上門「請喝咖啡」,要求你要嘛趕快進場買股、要嘛把資金匯出去。「投機」政府要管,連「外人直接投資」(FDI)都要管─即使是要投資生產事業蓋工廠,也要經濟部投審會核准才能投。
如果是要來台灣掛牌上市,除了法令規範與國際未能同步接軌外,台灣政壇與社會還擁有一項全球獨一無二的嗜好:拿顯微鏡找中資。外國企業要來台掛牌,一定要經過嚴苛的「中資檢驗」,嚴格到連董事會成員過去(不是現在哦)的國籍都要被拿出來檢驗審核。20年前,港商于品海來台搞電視台、搞媒體,沒人有意見;現在來投標蓋大樓(台北雙子星案),反要被指為「有中資之嫌」,即使得標了還是被掃地出門。如此排外、民粹又政治化的環境,想成就金融中心,就省省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