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德是1位藝術家、教育家還是林昭亮的老師?藝術家乃至1個人,是以何種方式被他人認知、被歷史記憶,是個既充滿機遇也值得細細探究的問題。
22日,蔡英文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予小提琴家李淑德,並在臉書上讚其為「台灣弦樂教育的先行者」,同時也提及「她的學生、小提琴家林昭亮曾經說:『台灣多出幾個李淑德,比多出幾個林昭亮更有意義。因為1個李淑德可以培養無數國際級的台灣小提琴家,而林昭亮卻只有1個。』」
做為林昭亮老師的李淑德
在這位藝術家、教育家的相關描述中,我看到一些趣味之處:總統府新聞稿中,是以「資深知名小提琴家李淑德教授」做為優先稱謂;而展開來自媒體的報導,則有以〈林昭亮的老師李淑德……〉做爲標題者。後者閃爍出一瞬做為「大師的老師」的主體性匱乏。
在許多李老師相關的故事與描述中,我們可以知道李老師是熱愛教學、也著實擅於教學的,而她的教育者身分,以及她所栽培出許多台灣一流小提琴家如胡乃元、辛明峰、蘇顯達……等,也都令人珍惜。
只是,1個藝術家以何種方式被他人認知、被歷史記憶,是個既充滿機遇也值得細細探究的問題。
小提琴家佛萊許(Carl Flesch)在19、20世紀之交,以能演奏廣泛的獨奏曲目知名於樂壇;而如今,大多數小提琴學徒對於佛萊許的印象卻是他那本必練的藍色封皮音階練習。當然,做為出色的教材編者,也不意外地教出了像謝霖(Henryk Szeryng)這樣的大師。
頗具天賦的小提琴家、作曲家羅德(Pierre Rode,1774到1830),寫下了13首小提琴協奏曲。然而,他在後世更被記得的卻是,常被做為練習曲的24首幻想曲,以及1件軼事:貝多芬最後1首小提琴奏鳴曲是獻給他的。羅德與同時期亦是小提琴家、作曲家的克羅采(Rodolphe Kreutzer,1766到1831),被視為當時法國學派小提琴技法的領袖,也共同編撰了那時公認重要的教材。
原來是那個克羅采
而相比羅德,克羅采做為藝術家的身後史就更加黯淡了,只因他的人生劇本中被安排的其他角色更耀眼。他雖寫了19首小提琴協奏曲與40部歌劇(真是驚人的創作量),然而後世記憶得更深刻的是他的42首練習曲,而貝多芬也寫了一首小提琴奏鳴曲給他,這首奏鳴曲更直接被眾人直呼為《克羅采奏鳴曲》(The Kreutzer Sonata)。
這還沒結束,托爾斯泰(Leo Nikolayevich Tolstoy)又再挪用了《克羅采奏鳴曲》做為其小說的標題,流芳世紀。這一路來不同作品的受眾,從練小提琴的人、聽音樂的人到閱讀的人,克羅采留下各種面貌:有「哦,就是克羅采練習曲的那個克羅采」、有「貝多芬的友人克羅采」,就是沒有做為藝術家的那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