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諾貝爾和平獎來說,習近平是個風險與回報雙高的潛在標的,台海的和平無疑是上選好題,中國的民主深化更是足以和結束冷戰比肩的大文章。
任何人只要有起碼的同理心,都會為目前劉曉波的處境感到不平與心焦。但只要對中國政治現況有著基本的理解,都無法對劉的獲釋樂觀待之。
長期關押病危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是中國自稱「和平崛起」的最大反諷。就像朝核困局一樣,北京的當權者面對如此進退維谷的局面,都是最高層互相綁架,導致長期不作為的結果。北京這個貌似強大的政權,其實自我糾錯的能力十分低下。
北京畏懼自主串聯的憲改訴求
二○○八年底劉曉波因為起草「零八憲章」而再度入獄。做為一份中國政改的提議,零八憲章不只是捷克「七七憲章」(Charta 77)的仿作,其中突出了聯邦共和與轉型正義的要求。即使有些評論認為憲章中關於社會平等的想像相對單薄,但這都瑕不掩瑜。零八憲章對政權真正的警示,在於呼應百年前夭折的憲改。
一九○○年八國聯軍之後,正當性受挫的滿清朝廷逐步廢除了科舉、興辦郵政、解放婦女纏足,在社會改革與發展經濟上有長足進步。唯獨在政改上一味推託,推出皇族內閣並需時九年才完成君主立憲。一九○八年權傾超過半世紀的慈禧過世,朝中再無權威推動任何改革,三年之後,滿清亡於辛亥革命。
回想二○○八年的中國,經濟總量僅次美國,正準備興辦奧運展示國力,一副大國崛起的榮景。而劉曉波等異見者,就像盛世裡的烏鴉一般,提醒當局切不可自滿而貽誤政治體制的改革。零八憲章的絕大多數主張,都與中國現行法律的文字陳述不相違背。但當局畏懼自主串聯的憲改訴求,重判劉曉波十一年徒刑。
劉曉波繫獄兩年後,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這個獎項無疑是高度政治的,但絕不代表委員會把和平獎的公信力當成廉價的公關。他們必須長期關注全球地緣的衝突熱點及人道事業的最新發展,並以和平獎表彰政治人物或民間領袖的貢獻。
委員會既希望世界和平,也希望對得獎者產生羈絆的作用。諾貝爾和平獎的惡夢就是得獎的政治人物一夕翻臉,做出讓和平獎信用掃地的惡行。
在兩金之間搖擺的習近平
然而在和平獎的備選名單中,決定持續關押劉曉波的習近平可曾有任何機會嗎?希望渺茫但也絕非不可能。
不妨大膽設想以下的情境:權力鞏固後的習不但釋放政治犯,並且平反六四,還主動邀約台灣綠營總統,協商台海永久和平。習若真能走到這個局面,必須克服中共內部的重重牽制。而突圍的方法,就是由外而內,占領道德與戰略的高地。而兩岸領導人共得諾貝爾和平獎,既可以讓習壓制內部保守派,也可以讓台海的和平得到各方的背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