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紅解決不了政策分歧
以過去三十年立法院大大小小衝突對比,「前瞻水球」可大可小,要把問題看嚴重些,除了國會門禁與國會秩序尊嚴之外,更重要的是這顆水球還砸出了「統戰問題」,台灣學生赴大陸拿獎學金者,不說「比比皆是」,但肯定不會少,畢竟就兩岸爭取學生這件事,對岸比台灣更積極,就像陸生來台研習,也曾爆發「一中切結書」一樣,對岸大學的獎學金的宗旨也有「一中原則」的套路,「套路」未必就有「統戰」作用,實習記者不論有沒有拿對岸的獎學金,都不能攻擊民進黨立委,同樣的,也不能攻擊國民黨立委。
簡單講,(實習)記者不能加入立委混戰這件事,和「中國因素」無關;就像減香爭議,就是環保與傳統民俗之爭,當民進黨和蔡政府全面動員疏通上凱道之宮廟同時,卻有不具名國安高層影射宮廟香火之爭有中國因素,疏通變澆油;或許受到去年底今年初食安公聽會動輒有「黑衣人」闖入的影響,蔡政府面對陳抗和衝突,愈來愈習於把問題歸結於中國因素,年改亦復如是,但這無法為蔡政府解決問題,只會增加反彈和統獨的緊繃對立情緒,就像水球之錯不能反證前瞻預算之對,水球肯定是錯的,前瞻依然未必是對的,不回歸政策本源檢討是非與調整,爭議甚至抗議只會一再發生。
更嚴重的,蔡政府自陷於杯弓蛇影之境,但凡反對其政策者,都打成中共同路人,這和兩蔣時代,一耙子就把黨外、海外台獨、中共打成「三合一敵人」有什麼兩樣?對北京而言,不論是統是獨都可以是「同路人」,接收戰果便捷快速,完全不費心思,對台灣而言,卻反覆內耗與彼此仇視,無所不在的紅帽子真的可能成為重大國安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