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二起,東南亞國家破獲販毒集團,將毒販引渡到中國,而我方也「照慣例」提出抗議,題目當然還是「堅決反對一個中國」。這是繼抗議詐欺犯之後,又一次不智舉動,台灣的形象還要被傷害到幾時?
當然,那些人是犯了罪的台灣人,我們不能讓中國以此「宣示對台灣人的治權」,但是,在這樣的事情上面,一而再、再而三的到國際上嚷嚷,而且過去幾次的經驗,國際詐欺集團送回到台灣以後,幾乎可以說是「輕縱」了事,這看在所有「受害國」眼中,台灣是何等形象?所以說,這是不智之舉。
毒品氾濫在東南亞很多國家已經被視為國家安全層級的問題,菲律賓總統杜特蒂下令軍方可以「當街射殺毒販」,如此罔視人權,他的個人聲望反而超過90%,且居高不下,可見菲律賓人民痛恨毒販的程度之一斑。在如此情況之下,台灣還大聲嚷嚷「他們是台灣人」(沒有人理會下句「不是中國人」),然後當地媒體還報導「台灣罪犯引渡回台灣都輕縱了事」,那是多大的傷害!
這兩件販毒案還只是「有台灣人一同被捕」,印尼破獲「史上最大安非他命走私案」,台籍首腦被當場格斃,也就是說,台灣的毒販已經成為販毒集團的「首腦」,再不嚴厲執法遏止,就怕繼「詐欺王國」之後,又被冠上「販毒王國」之號!
漢武帝時,匈奴渾邪王來歸,武帝下令徵集二萬輛馬車,在長安街上擺開盛大歡迎儀式。長安商人見皇帝歡迎渾邪王,紛紛與匈奴人做買賣,卻因此觸犯了「禁止與匈奴交易」的法令,一時之間有五百人被判死刑。這個故事我曾在30年前解嚴初期評論當時「法禁數易」現象,但本文的重點則在這一段故事的後文:中大夫汲黯直言進諫:「陛下不能得匈奴之資以謝天下,又以微文殺無知者百餘人,是所謂『庇其葉而傷其枝』者也,臣竊為陛下不取。」
汲黯的意思是,匈奴是外國戰犯,只是樹葉;本國人民才是國家主體,是枝幹;漢武帝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
本文的主旨也一樣:犯罪者被解送大陸,是「葉」;國家形象才是「枝」。呼籲國際正視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如果是本,那麼,國家形象就該盡力維護,而罪犯引渡到哪裡則是「末」,我們的政府也犯了「本末倒置」的錯誤。
汲黯的諫言,其實還有一句他不敢講出來的:漢武帝大舉歡迎渾邪王之舉,其實有「誘民犯罪」的作用,若非皇帝盛大歡迎,老百姓豈敢跟匈奴人做生意?同樣道理,如果不是「詐欺犯回台灣都沒事」,台灣人要去國外犯罪,就沒那麼大膽了。
事實上,過去幾年的情況確實很不合理:台灣人在國外犯罪,由於其他國家怕中國,不敢自己審判執行,只好引渡回中國,然後我們嚷嚷一陣後,北京就放他們回台灣,回台灣幾乎「沒事」。由於兩岸關係複雜且微妙,罪犯因此沒事!
如此不合理現象,因為蔡英文政府跟北京「冷戰」而不再,是該慶幸?還是悲哀?卻又看到政府到國際上嚷嚷「那些毒販是台灣人」,是該好笑?還是生氣?
*作者為專欄作家。更多好文請看〈公孫策說不測風雲〉臉書紛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