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翁履中觀點:不打算復交,誰對臺灣開美國玩笑?

2020-10-02 06:40

? 人氣

酈英傑(左)9月初才盛讚台灣是可靠夥伴,吳釗燮(右)卻在月底對台美關係降溫。(柯承惠攝)

酈英傑(左)9月初才盛讚台灣是可靠夥伴,吳釗燮(右)卻在月底對台美關係降溫。(柯承惠攝)

美國威斯康辛州眾議員蒂芬尼(Tom Tiffany)九月中提出國會共同決議案(Concurrent Resolution),要求美國政府考慮與中華民國復交,而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Kelly Craft)也與中華民國駐紐約代表處長共進午餐,表示願意支持臺灣參與聯合國相關組織。雖然國會的共同決議案以及外交午餐會,都是展現對臺灣的支持,但是,在美方正與中國對抗之際,任何沒有白紙黑字的友誼進展,甚至是政治人物善意提出的理想目標,都只能視為政治操作而不是外交突破。美國政界牽動臺海安全的一舉一動,都不能視為玩笑。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如果不是外交部長吳釗燮親自透過媒體專訪,公開表示無意推動臺美建交,恐怕有許多臺灣民眾,一聽到有人說臺美建交機會不大,就會把對方扣上親中的大帽子。蔡英文總統上任以來,帶領臺灣採取親美抗中路線,不但積極購買美方想要出售的軍備,甚至不惜打臉民進黨過去的論述,冒著被批判的風險也要開放美國瘦肉精豬肉,無非就是希望要爭取臺灣與美國,能朝向正常外交關係的終極目標前進。也因為讓民眾相信在臺美關係史上最佳的情況下,只要做出讓步,美國就可能願意與臺灣簽訂貿易協議,甚至以「戰略清晰」取代傳統的「戰略模糊」,更明確的表示願意出兵守護臺灣民主,所以臺灣民眾才會考慮吞下不公平的對待。

然而,當外交部宣布臺灣對美國外交工作的目標不是建交,也沒保證能取得白紙黑字的明確出兵防衛承諾,就算是立場不同的支持者,只要在乎臺灣的利益,都應該要問政府,臺灣對美國外交工作的終極目標到底是什麼?如果只是為了營造口惠而實不至的正面氣氛,臺灣掏出的血汗錢是在守護誰的利益?

2020年9月,我國駐紐約辦事處處長李光章(左)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共進午餐。(AP)
2020年9月,我國駐紐約辦事處處長李光章(左)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夫特共進午餐。(AP)

事實上,近期兩岸關係緊張情勢升溫,美國智庫學者們對臺海情勢進行多方論述,其中許多向來支持臺灣的學者,都發言要求臺灣應該先做好自我防禦的準備。值得注意的是,臺灣每年都支持贊助的戰略及國際關係學會(CSIS)亞太事務專家,也是一直力挺臺灣的葛來儀(Bonnie Glasser),在中國軍機頻頻繞臺之時,接受德國媒體訪問,並且與其他學者一起在美國外交政策期刊(Foreign Policy)上,公開向支持美國拋棄「戰略模糊」的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哈斯提出反對意見,強調美國不能放棄「戰略模糊」,也不能無條件支持臺灣。另外,喬治梅森大學戰略安全中心副主任亨澤克與筆者,近日也在美國國家安全領域知名期刊「岩上戰爭」(War on The Rocks)上發表研究,從智庫角度對美國應該要求臺灣作出的準備進行分析,歸納出美國未來對臺灣的支持,必然會建立在要求臺灣強化國防的先決條件之上。

根據遠見雜誌最新調查顯示,高達百分之五十七點五的臺灣民眾,深信美國會在兩岸發生衝突時,派兵協防臺灣。可是,對照美國智庫學者們的「條件式協防」說法,就知道臺灣民眾對於美國支持臺灣的想像,真的都被包圍在臺美關係史上最佳的美好氛圍之中。當然,向美國靠攏的外交策略有其道理,但是國際現實卻讓臺灣很難以「與美國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為目標,政府也不會不知道美國對臺灣的協防,必須會要求臺灣先付出代價。只是,這樣的實話,在臺灣卻成了不能說的真相。有著廣大抗中民意支持,外交部長或許可以諷刺在野黨可能會要他向中國宣戰,問題是,川普為了選舉,讓臺灣陷入緊張的衝突邊緣,對於這個美國玩笑,背負臺灣人民身家安全責任的政府,真能摸著良心笑著面對?

*作者為美國德州Sam Houston州立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本文原刊《奔騰思潮》,授權轉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