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教育》科學與民主教育,重在講理與合作

2020-12-07 05:50

? 人氣

科學態度與民主態度的相通處,也可說是其真諦,就是講理(reasonableness)與合作(cooperation)。(取自pixabay)

科學態度與民主態度的相通處,也可說是其真諦,就是講理(reasonableness)與合作(cooperation)。(取自pixabay)

高潮迭起的2020年美國的總統選舉終於「落幕」了,共和黨的川普落敗不得連任,拜登雖當選卻前途滿布荊棘。我們對美國的政治並不感興趣,也對誰當選並不特別關心,然而這一次競選萬眾矚目,其過程對全世界的教育以及文化的發展有著重大的啟示,又看到在臺灣有不少人鍾愛於川普,更覺得有必要從文化與教育理念層面提出針砭。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文化,「人文化成」,有五個重要面向——借用日常熟悉的語詞,乃分別有關倫理、民主、科學、藝術與宗教。其中「民主」與「科學」最為現代人所重視,且就這兩面向議論之。

先說「科學」。選前兩個多星期的10月14日,世界最著名的英國科學期刊《自然》(Nature)發表社論,破天荒公然介入政治,寫〈為何我們支持拜登當美國總統〉,說:「我們不能坐看科學被埋葬。」「川普聲稱要置『美國為先』,但他對全球疫情的反應卻是,置自己而非美國為優先。他的政府不惜與該國長期的盟友作對,退出了重要的國際科學與環境的協議與組織:特別是,2015年的巴黎氣候協定;伊朗核協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甚至想不到還有在疫情大流行期間的世界衛生組織。結束新冠病毒肺炎(COVID-19)大流行、對付全球暖化、遏止核武擴散與威脅這類挑戰,是全球性的,也是迫切的,必須仰賴各國及國際組織的集體努力方能克服,而川普卻企圖埋葬這些國際組織。」

2020年11月13日,美國總統川普在白宮玫瑰花園(Rose Garden)發表談話(AP)
美國總統川普聲稱要置『美國為先』,但他對全球疫情的反應卻是,置自己而非美國為優先。(AP)

不約而同,著名的美國科學期刊《科學》(Science)也加入譴責川普政府的行列。其主編索普(H. Holden Thorp)於15日批評川普政府施壓聯邦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局長韓恩(Stephen Hahn)使誇大康復者血漿治療新冠肺炎的效用;指出韓恩「力挺科學、對抗川普」,為此科學界要「為韓恩撐腰」。他又表示:雖然前幾任主編多半避免干涉政治,但是科學家有責任對抗混淆視聽的不實資訊。

此外,許多權威科學期刊表明對本屆選舉的立場,數量之多前所未見。醫學期刊《刺胳針》(或譯《柳葉刀》,The Lancet)、《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等期刊呼籲選民勿支持川普,《科學美國人》(Scientific American)則進一步為拜登背書。總的而言,科學人講究的是誠實,是嚴謹,是冷靜,是開明,是謙虛,是不固執成見,是與人溝通;科學人不能接受「以政治對付學問。」

再說「民主」。「美式民主」(總統制與三權分立)曾是世界上許多人的嚮往;美國總統林肯在一百五十多年前所說的「民有、民治、民享」(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早就膾炙人口,也寫入《中華民國憲法》第一條。媒體獨立報導與評論、民意調查、地方自治、重視人權等等長期都被視為是「民主教育」的標竿。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195

喜歡這篇文章嗎?

諄筆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