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統府司改成果報告,司法院、法務部較過去願正面回應質疑

2017-09-08 22:56

? 人氣

總統府今(8)日發布「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成果報告書」。(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總統府今(8)日發布「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成果報告書」。(資料照片,顏麟宇攝)

總統府今(8)日發布「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成果報告書」提到,身為主要權責機關的司法院與法務部,當社會要求大幅度變革時,難以開誠布公,放下本位主義,共同尋求改革的解方。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報告提到,與1999年的全國司法改革會議相較,這次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司法院、法務部已經有了相當幅度的改變,願意以正面、積極的態度,來回應社會的質疑。

總統府說,從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歷經意見徵集、分組會議、總結會議三個階段,來自各界委員充分合作,針對現行司法制度提出諸多寶貴建議。未來各相關機關持續與社會對話,向人民說明司法改革的進度與成果。

總統府今天發布「司法改革國是會議成果報告書」,向全體國人報告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工作成果。

報告中指出,這次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引入創新、開放、民主改革程序,達成豐碩具體成果。但有一些仍須反省並努力改進的層面,是後續政府推動各項改革可以引為借鑑的寶貴經驗。

報告指出,開放、民主的改革程序,確實讓更多的人民,能夠參與國是會議各階段進行。但,不論是公眾討論,或是媒體報導,還是很難跟上複雜細緻的討論內容,經常以略嫌簡略的方式,呈現相關議題。

報告書指出,「這顯示了,我們對於議題與決議的說明,乃至於會議資料的呈現,仍然不夠親民,不夠貼近社會大眾習慣的語言」。因此,政府推動各項政務與改革,必須繼續強化與社會的溝通和對話。另一方面,民眾主動追蹤政府施政作為,進而積極參與的意願仍低,這也讓國是會議的民主程序,沒有達到最大效果。

報告書建議,未來政府在形成重大政策時,應設計更友善、更具誘因的參與機制,提高人民參與意願,擴大社會參與深度與廣度,進而提升公共政策決策品質。

另外,這份報告書也提到,任何改革,都涉及制度的調整與人事的變革,身為主要權責機關的司法院與法務部,「既是推動改革的主力,也是改革的主要對象」。在這兩種角色之間,機關難免會有猶疑不定、不知如何自處的狀況出現。

報告書提到,再加上長年以來,機關對於各項事務,皆有慣常的作法與程序,難以一朝一夕翻轉改變。當社會要求大幅度的變革時,機關很容易轉換為較為保守的心態,難以開誠布公,放下本位主義,共同尋求改革的解方。 

報告提到,與1999年的全國司法改革會議相較,這次的司法改革國是會議,司法院、法務部已經有了相當幅度的改變,願意以正面、積極的態度,來回應社會的質疑。在某些議題,也展現了相當開放的態度,願意引入民間的聲音,來協助機關完成變革。「衷心企盼,機關能夠繼續保持正面、積極的態度,與民間通力合作,共同落實司法改革的重大工程」。

報告書最後結語提到,司法改革國是會議的落幕,正是司法改革大步向前的起點。期許全民能夠繼續關心司法改革,繼續提供建言,為台灣打造一個真正屬於人民,讓人民能夠依靠的司法制度。

喜歡這篇文章嗎?

作者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