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夜當天,英國與歐盟就脫歐經貿關係達成協議,這場「如此甜蜜悲傷」的離別在明年1月1日開始成真;正面看是:硬脫歐的惡夢不會出現,負面看:對經濟的衝擊還是存在,特別是對英國及其核心的金融業而言,未來風險還要再觀察。
英國和歐盟在脫歐過渡期結束前只剩一周時,終於達成包括脫歐後雙邊貿易協定在內的一攬子協定,避免了可能是無序、混亂、充滿不確定性的硬脫歐;英國首相強森表示「我們拿回了自主權」;歐盟主席馮德萊恩則在「鬆了一口氣」的同時,也對歐盟失去了長期成員英國而「感到一些難過」。
有關雙方協議的細節,預定未來上千頁的主文含附件才會陸續公布,屆時各界才能詳細檢視雙方的取與捨、失與得,同時評估其對經濟與金融的影響,而且可能需要一些時日。但消息傳來的第一時間,至少金融市場算是淡定對應,原因應該是至少確定不會落入最慘烈的硬脫歐了,各方對未來有所依循,這也是強森說的「這項協議最重要的是意味著確定性」。
依照一份外洩文件(應該是英方刻意為之),強森聲稱自己贏得了28項關鍵條文,但歐盟僅贏得11項,因此在脫歐談判中取得勝利;不過,在金融方面的條件則未能盡如其意。也許也正因為如此,強森在推特發布唐寧街首相官邸內的照片中,他舉起雙手豎起大拇指表示勝利。「我們已經重新掌握了國家的命運」,「我們已經奪回了控制權」強森如是說。
這分脫歐協議,一定程度上就是歐盟與英國之間的FTA(自由貿易協定),相較於如果硬脫歐,馬上面臨商品進出口的關稅、甚至限額的命運,這個協議讓商品進出口受到的衝擊降到最低,降低這種衝擊,對歐盟與英國都相當重要,對歐盟而言,畢竟英國是一個大型經濟體,且英國的進口有超過一半來自歐盟;對英國而言則更重要,其出口超過4成是到歐盟,更別提英歐之間的供應鏈貿易關係。
雖然商品部份的影響降到最低,但重點在其它地方,而且還是充滿未知。歐盟與英國都是先進經濟體,因此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都高到7-8成左右,特別是占比達8成的英國,服務業就是經濟引擎,從今年新冠疫情英國受的影響高於其它國家,就可看出服務業的重要性。而英國倫敦金融城的金融產值又是重中之重,金融業是英國經濟的支柱、創造最多貿易順差的事業,號稱雇用超過百萬人,創造許多高所得的職位,脫歐後的影響有多大,至今仍無定論。此外,未來人員的進出受限後,對企業用人、特別是新創事業的影響也讓人憂心。
事實上4年前脫歐投票公投通過後,已陸續有大型金融機構開始把部份人員與業務往歐陸遷移,根據永安會計師事務所的數據,脫歐公投後,銀行和資產管理公司已將1.2兆英鎊的資產從英國轉移至歐盟,超過7,500個工作崗位遷出了英國,同時有44家公司宣布計劃在歐盟進行本地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