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各級學校的歷史,有一部分是「升格」史,教育體制下的「升格」代表學校「辦學績效優良」,不升則退。許多師範、劇校、農校,由高職升專科,再升學院、大學,有些「升」得名至實歸,有些「升」得骨質疏鬆。
看起來還很年輕的台灣戲曲學院,它的前身台灣戲專總共才存在七年,學院的歷史亦僅僅八年,但在新的一年,他們要做六十大壽了,一甲子的時間是怎麼算出來的?原來是從一九五七年王振祖創立的私立復興劇校起跳,但不是一脈相傳,中間也收編軍中劇隊的演員訓練班(劇校),可以說是近六、七十年來,戲曲教育數度乾坤大挪移的結果。
回溯一九四九年風雨飄搖的年代,許多京劇人材隨國民黨政府、軍隊或循私人管道來到台灣,軍中因而附設國劇隊(團),打戰不忘看戲,師團級劇隊隨後裁撤,保留空軍的大鵬、海軍的海光、陸軍的陸光、聯勤的明駝等四個國劇隊。另外,還有海軍陸戰隊的飛馬豫劇隊(陸軍亦曾一度擁有豫劇隊),各劇隊皆有人才培育管道。除教育部督導的私立復興劇校,具規模的劇校還有隸屬國防部的三軍國劇隊附設劇藝學校或訓練班,也就是通稱的小大鵬、小海光、小陸光等。
復興於一九六八年由私立改國立,與當時兩岸情勢的異常發展大有關係。六〇年代中期以後的中國,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展開,除了樣板戲,包括京劇在內的傳統戲曲遭到禁演,台灣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1966)相應而生,京劇更加被奉為「國劇」,是「中華文化」的重要一環,必須「復興」,敵人毀棄,我方保育,慘澹經營的復興終於由國家接管,連一九六三年組成的復興國劇團也成為國家級的劇團了。
國立復興劇校的首任校長仍由王振祖擔任,他也是劇校到戲專、戲曲學院六十年來唯一出身梨園行的校長。一手打造的戲劇事業由國家接辦,王振祖當年的心情應是百感交集吧!私人興學固然辛苦,但跟辦表演團體或私人企業一樣,有屬於自己的藝術形象與企業文化。「自己」的劇校不分日夜、假期,台上台下,師生從生活起居到排練演出,像一個人多嘴雜的大家庭,經費固然拮据,但所累積的成果,一點一滴都是創業者的心血。
從私立改國立就好像由私人企業變成國營企業,經費壓力鬆綁,校長採任期制,人事聘任也要有一定的學歷資格與遴聘流程。學校依教育部規定的教學、生活作息,有上下課、寒暑假,學習環境較為安定,也相對少了韌性與抗壓性。改制似乎也沒有給一生奉獻京劇的王振祖帶來榮耀,他的晚景淒涼,鍾愛的小女兒車禍喪生,意志更加消沉,最終以悲劇收場。他的長女在《戲劇生涯──王振祖先生家傳》(1981)裡描述「父親膽小、怕黑,很怕下決定,卻有膽量一個人走上漆黑而又空曠的大禮堂樓上……。」讀者為之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