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政變的大哉問:中國老大哥支持軍頭敏昂萊嗎?歐洲政要呼籲「查個清楚」

2021-02-02 18:10

? 人氣

旅居日本的緬甸人在東京街頭抗議軍政府發動政變,要求立即釋放翁山蘇姬。(美聯社)
旅居日本的緬甸人在東京街頭抗議軍政府發動政變,要求立即釋放翁山蘇姬。(美聯社)

雖然上述分析只是智庫學者的一家之言,不過前任聯合國駐緬甸特使李亮喜也對《德國之聲》表示,他判定緬甸政變得到了中國和俄羅斯政府的支持;德國基民盟與基社盟兩黨在德國聯邦議院的外交政策發言人哈特(Jürgen Hardt)也呼應這種說法,認為中國可能鼓勵了緬甸軍方發動政變,他甚至呼籲歐盟應該對這場政變進行調查。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哈特表示:「緬甸的政變讓人產生很多疑問。我不知道政變背後是否有大國操弄。但中國外長今年1月出訪緬甸,也見了緬甸軍方代表。或許中國政府當時鼓勵了緬甸軍方接管局面,我要求歐盟針對整起政變背後的情況,展開詳細調查」、「我擔心緬甸軍方因為中國外長的態度受到鼓舞,如果我們有證據證明,中國或其他勢力是這場政變的幕後黑手,這應該會被安理會與歐盟拿到桌面上討論。但目前我們沒有證據,只有很多疑問。」

緬甸政變對中美關係的意義

除了分析中國可能是幕後黑手之外,伊布拉欣也在《外交政策》的文章中分析緬甸政變對中美關係的意義。伊布拉欣指出,如果緬甸沒有發生政變,美國或許可以拿「一帶一路」的利益跟北京談個條件,讓北京對緬甸施壓,盡可能人道地解決羅興亞危機。但如今中國看來是默許了這場政變,拜登剩下的選項只能是迫使中國攤牌,到底支不支持緬甸軍政府的政變,會不會在安理會的譴責或制裁表決時投下反對票。因為習近平政權對民主的傷害不僅包括支持中亞的獨裁者、打壓香港的民主力量,現在甚至支持推翻鄰國剛起步的民主。拜登必須抓住機會,重新確立美國是自由世界的領導國家。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後,仰光書報攤上的報章頭條大多報導「國防安全會議在奈比都召開」或是「緬甸進入緊急狀態」的消息。(美聯社)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後,仰光書報攤上的報章頭條大多報導「國防安全會議在奈比都召開」或是「緬甸進入緊急狀態」的消息。(美聯社)

美國政治媒體《Politico》也指出,拜登政府如何應對緬甸的政變危機,將會影響美國未來幾個月在國際社會上的形象,目前的局勢也提供因為彈劾案陷入分裂的兩黨議員一個合作良機,因為無論是國會裡的民主黨人或者共和黨人,多半都表達了嚴厲制裁緬甸軍頭的意願。拜登也確實在第一時間發表聲明: 「我們將與整個地區和全世界的夥伴合作,支持恢復民主和法治,並且追究那些推翻緬甸民主過渡者的責任。」

不過對於實際上該如何處置緬甸(直接宣佈經濟制裁?派遣緬甸事務特使先跟軍政府進行交涉?),目前國務院內部似乎還在爭論不休,因為目前負責東亞和人權事務的助理國務卿還沒有被提名,許多剛到任的低階官員對緬甸的現況也相當陌生。不過拜登政府內部也有共識,不可對譴責緬甸展現出任何猶疑,否則美國將會顯得軟弱,緬甸軍政府與其他敵對勢力可能也會因此更加自信。這也是美國政府在事件發生14個小時後,就迅速發表總統、國務卿、白宮發言人聲明的緣故。

緬甸商界擔憂制裁成真

雖然針對緬甸的制裁看來已箭在弦上,但緬甸商界擔憂軍政府上台後,社會經濟發展的前景尚未可知,現在西方國家又紛紛高喊「制裁緬甸」,這讓緬甸的經濟恐怕會陷入一場災難。在仰光開設製衣廠的香港商人李先生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羅興亞人事件發生後,歐盟就曾說要制裁緬甸,美國政府也發出類似訊息,現在美國人大多不來緬甸投資。西方國家如果因翁山蘇姬遭軟禁實施制裁,勢必造成『災難結局』,很多工廠會倒閉,很多工人會失業。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後,2月2日的仰光街頭看似一切如常。(美聯社)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後,2月2日的仰光街頭看似一切如常。(美聯社)

雖然美國學者判定北京與緬甸軍政府可能已經達成某種默契,不過新加坡國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莊嘉穎表示,軍方接管政權後,民選政府過去與中國達成的協議恐怕要從頭再談。因為緬甸中央跟地方的利益並不相同、甚至常有衝突。現在換上了新的政權,必定要跟各個地方有所協商,像是「一帶一路」所帶來的利益、資源、代價要由誰來承擔,未來緬甸可能還要一段時間重新洗牌,這也將對「一帶一路」在緬甸的發展造成關鍵性的影響。

本篇文章共 1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45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