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快訊
20171031-SMG0035-快訊小紅條兒

邱坤良專欄:少年立志守鄉關

2017-10-19 05:50

? 人氣

徐惠隆的傳藝踏勘之旅。(李美羚攝/取自徐惠隆臉書)

徐惠隆的傳藝踏勘之旅。(李美羚攝/取自徐惠隆臉書)

在台灣為藝術與文化盡心盡力者很多,從政府行政單位、藝文人士、企業與寺廟、民間社團皆有不少「跨界」的行動。大家都有貢獻,但最值得推崇的應屬獨立藝術家、小劇場以及地方文史工作與社區營造的人。他們沒有藝術家、大作家的光環,也沒企業財力,也未必被政府重視,卻是守護台灣不可或缺的元素,也是本土文化向前進最實在的力量。他們透過田野調查、探勘、著述、演講、開研討會,使原本不受重視的地方歷史、人文與文化資產,變得熱絡而重要。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今年宜蘭縣的噶瑪蘭獎意義深遠,得獎者由國中教師退休的邱水金獲得,而不再只是大學或學術機構的學者或藝術家。水金長年在宜蘭推動考古、文物保存,獲此殊榮,實至名歸。另外,徐惠隆雖沒有像邱水金一樣獲得大獎,但最近也出了第三本書與宜蘭風土人情有關的書,我內舉不避親,視他為「勵志」的「典範」,對非大咖的地方藝文人士有鼓舞作用。

惠隆剛從宜蘭田庄到繁華都市台北時,還沒「轉大人」,長得就像以前大人喜歡說的「猴囝仔」一樣。那時候的宜蘭是台北或台中、台南都市人眼中,落後的後山草地所在。從庄腳來的惠隆,甫到台北,還來不及接受大都會洗禮,就立刻下放到山仔后,因此機緣我們才得以共住派出所前一處出租民房,「同居」室友還有幾位我大學同學,大家都叫他「少年A」或「猴A」。

惠隆小我兩歲,我歷史系大三,他哲學系大一。四年之間(他唸大學時我從大三大四到研究所)與他常相左右。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就是清純猴囝仔,質樸的個性中有些憨厚,有點精靈,還帶有幾分八股。同居第一個月,我已摸清楚他的「底細」,一副熟讀「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的模樣,文筆很好,做起八股文頭頭是道。

徐惠隆講書。(冬山鄉立圖書館粉絲頁)
徐惠隆講書。(冬山鄉立圖書館粉絲頁)

雖然同樣被台北同學看做是庄腳人,但庄腳也有大庄腳、小庄腳以及城鄉之分喔!省公路經過的城鄉都是較「文明」的區塊,大城是縣府所在地的宜蘭市與商業重鎮羅東,南方澳雖隸屬蘇澳鎮,但因為海冬正好,吸引來自各地的漁民、商賈、小生意人,終日熱鬧滾滾,我自動把蘇南公路跟省公路掛鉤。依當年的眼界,省公路十里外的地方顯得荒涼與偏僻,等於是草地中的草地。

比起我的家鄉南方澳,惠隆的廣興在我刻板印象中,就是以佔地最大的「墓仔埔」聞名,當地稱為「廣興大學」,這跟以前三重埔的超大糞坑被稱為「三重埔大學」,有異曲同工之妙。誰料十年河東、十年河西,今日宜蘭被視為環保、文化立縣,擁有好山好水,最適於人居的地方在綠色的鄉間而非熱鬧的市區,原來寸土寸金的南方澳房地產乏人問津。

惠隆出身冬山廣興養鴨人家,有供鴨子戲水的大池塘。每天傍晚他跟在孵鴨師傅後面,幫番鴨和鴨母交配,讓牠生出鴨蛋。這也是一種「牽豬哥賺暢」吧!鴨子的孵化需要一個月,鴨蛋放置孵化器內一天,惠隆跟師父每人拿著三顆鴨蛋,貼近懸掛著的鵝黃燈泡,上下移動位置。半透明燈光下,照出蛋黃裡有一顆約0.2公分左右的授精卵,叫做「珠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

邱坤良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