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ne思書齋】留傳9000年的喝酒文化 不可不知的酒的世界史

2017-10-22 10:36

? 人氣

留傳9000年的喝酒文化,不可不知的酒的世界史。(amiera06 @pixabay)

留傳9000年的喝酒文化,不可不知的酒的世界史。(amiera06 @pixabay)

從前嗜酒如命時,即使知道喝酒傷肝,但不喝卻傷心啊XD 

近來愈來愈多研究顯示,適量飲酒(一天不超過一小杯烈酒、一杯釀造酒或一小罐啤酒)有益身心健康。人類會嗜酒,因為過去當我們祖先還是猿類的時候,酒精的存在也代表了食物的來源。過去單從發酵的果子攝取,並不容易讓人攝取過量酒精,所以我們可以開懷暢吃發酵的果子,可是這個嗜酒的偏好在現代社會卻會讓我們容易飲酒過量。但是,也有人提出飲酒有助人類放鬆而促進社交。過去歐洲因為衛生不良,最乾淨安全的飲料就是酒,讓歐洲人篩選出更強的酒精代謝酵素,而亞洲人喝茶要煮水,所以酒精代謝酵素就常常無用武之地。

人因為酒醉而發生的憾事,古今中外不絕於書。酒,本身不是罪過,罪過的是放縱和濫用的行為。現在雖然較少飲酒,不過偶爾小酌還是頗有樂趣,尤其是嘗嘗來自世界各地的美酒。可是,有些美酒不是想喝就喝得到的,而且世界上究竟有多少美酒有待我們去發掘呢?

來讀讀這本宮崎正勝的《你不可不知的酒的世界史》(知っておきたい「酒」の世界史)吧 :) 宮崎正勝專攻前現代的國際交流史、世界教育史 ,他的《你不可不知的日本飲食史》( 知っておきたい「食」の日本史)和《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 知っておきたい「食」の世界史)也很值得一讀(請參見〈吃的樂趣-你不可不知的日本飲食史〉和〈舌尖上的世界-你不可不知的世界飲食史〉)。 

人類釀酒最早的考古記錄是距今9000年前,在中國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北舞渡鎮西南1.5公里的賈湖村有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釀造酒類的古人類遺址。考古化學家曾對在賈湖遺址採集到的部分陶片發現了一些殘留物,分析發現這些殘留物中含有一種酒類飲料的沉澱物,其化學成分與現代稻米、米酒、葡萄酒、蜂蠟、葡萄(或山楂)丹寧酸,以及一些古代和現代草藥所含的某些化學成分相同。 



《你不可不知的酒的世界史》指出,在狩獵與採集時期,採用的是葡萄、椰子、蜂蜜等存在自然界且含糖量較高的素材,使其發酵產生「釀造酒」,所以最歷史最古老酒很有可能是蜂蜜酒。沿「海之路」蔓延的椰子酒,也有熱帶的浪漫情懷。

農耕時期所種植出的穀物,開始運用於發酵,因擁有大量釀酒的技術,也讓酒更為大眾化,因此四大文明擁有各自的酒,從最早農業起源的美索不達米亞流到歐洲都有啤酒只是啤酒後來不僅是麥芽發酵的,還加上讓口道更清爽且能防腐的啤酒花。啤酒應該是最多人飲用的酒,歐洲尤其是比利時和德國有喝不完的眾多啤酒,真是幸福。

我們東亞的穀物酒最有名的是「黃酒」,最典型的就是紹典酒,著名的「狀元紅」和「女兒紅」就是陳年紹興酒。作者是日本人,當然要介紹稻作與森林文化孕育而自成一格的日本酒,而我自己也是日本清酒的愛好者,每次去日本就要收集好酒;新世界也有釀造酒,是印加帝國的玉蜀黍酒吉查酒(Chicha)。

有趣的是,伊斯蘭教徒不喝酒,可是自蒸餾酒傳至東西方要拜大交流期間盛行於西元九世紀伊斯蘭圈的「蒸餾器」所賜。流傳發揚至東西方的「蒸餾器」,因而誕生中東亞力酒(Arrak)、燒酎、伏特加(Vadka,Водка)、威士忌(Whisky)、白蘭地(Brandy)等多種蒸餾酒。

我個人不太偏好烈酒,唯一的例外是成為高級酒的法國干邑白蘭地(Cognac),也就是俗稱的VSOP和XO。只是干邑白蘭地實在太高級,只能好好收藏,偶爾小酌;最多人喜愛的烈酒應該是威士忌吧?這我倒沒特別愛,會有興趣的也是泥煤味重的幾款;《你不可不知的酒的世界史》比較少討論中國的烈酒。雖然名聲不太好,不過真正頂級的中國白酒,例如芧台酒、酒鬼酒、五糧液、二鍋頭,還有台灣的金門高粱,其實都是很香醇的好酒。

大航海時代則隨著航海交流,讓香辛料、水果與酒文化產生密切的連結,促使「利口酒」(liqueur)更加多樣化。航海時代的最典型代表應該要算是當年砂糖革命與價廉的蘭姆酒(Rum),據說現在加勒比海還保留燒甘蔗製作蘭姆酒的傳統。因應航海最前線而誕生的高酒精葡萄酒,例如波特酒(Port),也是我的最愛,不僅風味迷人,也不像一般葡萄酒開了瓶就要當天喝完,可以放在冰箱天天小酌;有陣子我受法國電影和小說影響,去弄了幾瓶流行於南法的茴香酒(Anisette),很多朋友都難以接受,可是我卻甘之如飴。

工業革命後,西元十九世紀出現「連續蒸餾器」,開啟酒的大量生產,而後的商品化又加速大規模的生產製造。琴酒(Gin,杜松子酒)成了荷蘭和英國流行的烈酒,只是口味在荷英皆不太相同。英軍為了抵抗瘧疾還發明了琴通寧(Gin Tonic)的喝法,後來還成了時尚的雞尾雞。琴酒和乾苦艾酒(Absinthe)調成的乾馬丁尼酒(Dry Martini)有陣子也是我最愛的雞尾酒(Cocktail),週末下午或晚上喝上一杯,很能舒壓放鬆;除了酒和酒可以交會成雞尾雞,歐亞大陸大草原所孕育的馬乳酒傳到日本就慢慢演變成了「可爾必思」XD 

如果要說最糟的喝酒經驗,就是喝了阿茲特克文明的偉大遺產龍舌蘭酒(Tequila)。過去台灣還有賣泡有蟲子的龍舌蘭酒,,對愛進補的台灣人如獲至寶。龍舌蘭酒節制地喝是還好,不過有一天不小心多喝了些龍舌蘭酒,第二天的宿醉是史上最嚴重,現在還沒有超越過,第二天頭痛、噁心、口渴、暈眩的感覺持續一整天,後來再也不敢再喝龍舌蘭酒。

除了酒本身,《你不可不知的酒的世界史》也介紹了酒的文化,例如為夜生活增添樂趣的「酒吧」之起源,還有酒世界的「產業革命」,以及美國曾有的禁酒令和全球化的社會與雞尾酒文化等等。 

酒不醉人人自醉,人生得意須盡歡,不過「喝酒過量,有礙健康」,還是要「喝酒不開車」,還有「未滿18歲請勿喝酒」。

透過<Google新聞> 追蹤風傳媒

【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

黃貞祥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