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千萬不要誤會說我是在吹捧中國學生多認真多厲害,而是要強調穩定且充足的博士班人數,對於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
絕大部分好的、重要性的研究,特別是實驗科學研究,都需要時間積累,光是人員訓練,往往就需要好幾年的時間,而一個四到六年的博士班學制,恰好符合這個需求。以台灣目前的現況,各大實驗室都逐漸開始是以碩士班(甚至是大學部)為研究主力,這樣的結果通常都是好不容易將學生訓練好了,但是學生也馬上要畢業了,更遑論什麼可以真正跟國際研究團隊抗衡的突破性成果。
稍微有點企業經營概念的人都知道,過於頻繁的人力流動會讓企業付出過多的成本在訓練新人上。研究生的養成所花費的成本很多時候是無形的,像是指導教授和其他較資深成員的時間和心力(年輕教授們最珍貴的資源就是他們的時間啊!)、以及將儀器用於教育訓練而非生產可發表的實驗數據上,這些都是以碩士生或短期研究助理為研究主力的台灣學術界一直在面對的問題,而這些問題,也不是簡單的一兩句「研究經費差人家太遠」、或是「台灣教授待遇過低無法留才」所能夠涵蓋的,自然得不到媒體或大眾的關注。
台灣一直喊要做世界級的研究,科技部與教育部也開始形成共識,要將資源投注在重點的項目和研究單位上,但是「有將無兵」的根本結構性問題沒解決,不思索如何改善台灣「人力不值錢」的觀念,只怕再幾個五年五百億,都無法發揮其真正的效益,最後還是淪為砸錢堆機器的遊戲。
台灣缺乏吸引外籍博士生的條件
當然現今台灣學生喪失追求更高學歷的動機,其成因很複雜,難以概一而論。比較直接的答案,當然是國內產業沒有提供足夠的職缺給博士學歷的畢業生,讓大家寧可先拿碩士畢業去穩穩賺錢就好。台灣的產業轉型也確實遇到瓶頸,除了明星電子產業以外作 R&D 的支出比例比起其他先進國家來說也真的不高,因此企業也真的只需要碩士級的人才即可。
另外一個反向的思考,則是可以想想,現在台灣的情況是否才算是「常態」?
台灣的高等教育從 1990 年代開始大幅度擴張,跟那幾年大批的海歸學者進入台灣的教育體系有不少關係。類似這幾年對岸頻頻祭出大餅鼓勵留學歐美的畢業生返國服務一樣,台灣的教授數量從 1980 年代末期到 2010 年之間,從大約一萬多人迅速膨脹到五萬人上下,接著這個規模一路維持到今天。但是其間台灣經歷過從解嚴到幾次政黨輪替,民主自由與多元文化已經成為台灣社會的靈魂。過去以國家發展為主要的人力培育綱領,也逐漸轉為多元的個人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