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礁公投連署告急,距離安全份數還有不少距離,綠營府院黨也開始出面為政策辯護,而國民黨的「參戰」協助連署,到底是幫得上忙還是「幫倒忙」,也是議論紛紛,藻礁公投連署的困境盡在其中矣。
環保團體發起的「 珍愛藻礁公投」是反對中油在桃園觀塘蓋第三天然氣接收站而來,依照中選會的規定,藻礁公投連署須於3月17日送出28.9萬份連署才能成案;不過,發動公投的團體依照過去經驗,中選會向來「挺政府」不遺餘力,總會「很認真」的審核去除不少連署書,因此環團估要到35萬份才是安全門檻,目前只有十多萬份,還差超過20萬份,要達陣看起來是「阿婆生子,很拚」。
不過,類似藻礁這種議題,除了環團支持外,在發酵後卻容易吸引更多年輕人、大專院校師生等,看看「 珍愛藻礁公投」網頁上參加的許多大學生態保育、森林、環境等科系即可知;在藻礁公投在網路與社團漸漸燒起來後,綠營大概基於「防微杜漸」、避免星火燎原,開始動員府院黨─當然,還有不可或缺的1450,一起聯手出面滅火、消毒。
相較國民黨主導的反萊豬公投,短期內就達陣,昨(26日)就宣布連署份數破70萬,藻礁公投確實是走得更緩慢、也更辛苦,原本未必是主其事者的因素,而是藻礁議題先天的困境。
台灣人食用主要肉類是豬肉,平均每人每年吃掉36公斤多,比禽類(雞鴨鵝等)還多,所以每個人都覺得萊豬議題跟自己有關,特別是最關心家人、孩子的食安衛生的「婆婆媽媽們」,對萊豬議題更關切、也更憤慨,所以反萊豬公投不用講太多什麼政治立場、意識型態、環保理念,即可得到認同與支持;因為這個議題可簡化單純到:就是要吃得安心啦。
但藻礁議題相對就較難進入一般人的心中與腦袋。知道與了解藻礁的人已經不算太多了,也不知「觀塘」在那,看過的人就更少了;即使知道者,也不太容易「有感」。更簡單的說法是:如果99%的人都覺得藻礁的死活與其無關,這個公投要得到支持、拿下連署書,當然就辛苦多多。
更麻煩的是:發起與支持「 珍愛藻礁公投」是以環保團體、大專院校生態自然科系、知青覺青為主體,但觀地塘要蓋第3天然氣接受站的原因,是綠營能源政策要全面廢核,天然氣的火電要增加,因此必須蓋新的接收站;但發動「 珍愛藻礁公投」者又多是反核者。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影響其動員與支持程度,而綠營開始反擊後,網路上馬上出現「支持藻礁公投就是支持核四」的話語,算是一定程度上抓到其間的矛盾加以利用。
而那些1450們寫出天然氣接收站會讓海水溫度下降、對藻礁有好處的奇文,就不知該從何說起,這與支持台灣海峽蓋風電,因為可抵擋解放軍登陸的說法可謂前後輝映。不過,縱然是缺乏根據的胡說,只要支持三接的說法一直在網路上洗版,加上議題先天的限制,主其事者要突破藻礁議題的困境確實辛苦。
至於政府部門的說法,也相當有「趣味」;環團提出三接改到台北港的議案,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說,這樣可能推遲時程達11年,北部會出現電力缺口。這讓人想到當年國民黨執政時推動的電力計劃,都說不執行會出現電力缺口的往事。當年,綠營痛罵國民黨「用缺電恐嚇台灣人民」,現在執政了,倒是把這招學去了。在擔心北部缺電的同時,蔡政府繼續關閉核一、核二,卻又說不會有缺電問題,到底何者為真?
而經濟部長王美花出面表態支持三接,還表示讓台灣驕傲的半導體產業需要穩定供電。不過,在要廢棄近800萬瓩、占比20%以上的核電時,倒只聽到綠營官員拍胸保證電力供應充裕,沒聽到必須擔心「半導體要穩定供電」問題,現在要挺三接就如此憂國憂民。
更好笑的是:台積電等半導體擴廠現在都是在南部,而且先進製程都是「吃電獸」,一個廠用電超過東部,而三接在北部;南部核三4年後廢。王美花與其以「為半導體穩定供電」作為支持三接的理由,還不如直接支持核三對半導體穩定供電更有直接關聯度。這些案例,倒是新外界欣賞一下政客的「通權達變」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