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時期,兩德之間綿延1400公里邊界東側布滿瞭望台、鐵刺網、壕溝、金屬柵欄、圍牆甚至地雷等設施,用以徹底阻絕兩國人車穿越。根據相關紀錄,至少有1000人死於兩德邊界,其中大多為試圖逃向西德的東德居民,是名副其實的「死亡地帶」。經過環保人士不懈的努力,昔日邊界劃歸至聯邦政府保護範圍之內,串聯大大小小的生態保護區,成為「德國綠化帶」,許多瀕危物種安身於此。其中3名環保人士早在1970年代就提出綠化帶的構想,他們因此獲頒2017年「德國環保獎」。
29日,德國聯邦環境基金會(Deutsche Bundesstiftung Umwelt,DBU)的德國環保獎(Deutscher Umweltpreis)頒獎典禮在下薩克森邦(Niedersachsen)的布藍許懷格(Braunschweig)舉行,由德國總統史坦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頒獎給兩組獲獎人。
「後冷戰時期的偉大故事」兩德邊界成今日綠化帶
環保人士席爾蔓(Inge Sielman)、弗洛貝爾(Kai Frobel)和魏格(Hubert Weiger) 從1970年代就倡議把兩德邊界規劃為綠化帶(green belt),為瀕危生物提供避難所。史坦因邁爾稱三人的構想為「後冷戰時期的偉大故事」;德國聯邦環境基金會發布聲明稱,3名獲獎人將前瞻構想付諸實現,並讓綠化帶成為跨越冷戰的象徵。
席爾蔓、弗洛貝爾和魏格共同獲得24萬5千歐元(約870萬新台幣),另一組獲獎人則是奧斯瓦爾德馬達公司(OSWALD Elektromotoren)的貝恩哈特(Bernhard Oswald)和尤翰尼斯(Johannes Oswald)贏得,也獲得同數額的獎金。他們製造更節電的工業用馬達,新馬達只需50%的電力,便可達到同樣的效能。
兩德邊界(innerdeutsche Grenze)設立於1945年,弗洛貝爾接受《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訪問時表示,直到1990年兩德統一,這片無人地帶「放了40年長假」,土地和生物都得以喘息,且免於人為開發與破壞。他指出,綠化帶已經變成許多瀕臨絕種生物的避難所,他們在該地區觀察到超過1200種瀕危動植物,包括黑鸛(black stork)、和歐洲樹蛙(European tree frog)和藥用植物山金車(arnica) 。另外,德國南部巴伐利亞邦(Bayern)的瀕危鳥類,其中90%都可以在綠化帶地區發現,像是草原石䳭(winchat) 、黍鵐(corn bunting) 和歐夜鷹(European nightjar) 等。
綠化帶已覆蓋24國 南北韓非軍事區有意仿效
2002年,拓展綠化帶的構想由魏格首先提出,他希望可以將這塊保育地沿著舊「鐵幕」(The Iron Curtain)拓展。經德國環境與自然保護聯盟(BUND)等150個環保團體奔走,今日的「歐洲綠化帶」(European Green Belt)覆蓋24個國家,長達1萬2500公里,從俄羅斯西北部卡累利阿自治共和國(Republic of Karelia)的原始林往南延伸至馬其頓(Macedonia)的國家公園,更擴及北非部分地區。
另外,綠化帶的研究團隊已和南韓官員取得聯繫,他們計畫在分隔南北韓的「非軍事區」(DMZ)設立綠化帶,提供野生動植物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