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實事求是的學術立場之外,別無所求」,這麼簡單的一句話,到底有多困難?陽明大學校長遴選出學術聲望不足以服眾的郭旭崧,是郭的錯嗎?如果陽明大學對「學術」二字還有丁點敬重,以郭的學術資歷,根本連候選名單都不可能進入,即使進入,遴選委員又豈會對學術資歷不屑一顧?難道與郭同時候選的其他八人,學術資歷甚至比他還低?讓他成了眾望所歸之人?爭議發生後,陽明所有教授噤聲不語,唯校方澄清郭符合「相當於教授資格」的遴選條件,或許因為郭旭崧的官場資歷(也就是前疾管署長)或政治背景(傳聞中蔡英文總統的朋友,故係欽點),讓陽明大學選擇了「能幫他們做麵包」的人,至於這麵包的滋味,他們大概也不敢多所點評。
台灣值得第二個傅斯年
中研院士、駐WTO大使朱敬一也對大學校長「遴選」成了「競選」,大不以為然。台大校長遴選公布遴選委員和候選人,未來公告當選人,哪些人被「刷掉」也形同公告周知,這對候選學者確實失敬;而郭旭崧在相同的遴選程序下,做到了「哪些人被刷掉,大家都不知道」,是否更好?見仁見智,唯一的好處是所有的爭議和質疑,只能郭旭崧一人承擔,儘管對郭旭崧也未必公平。
大學校長遴選制度,陽明算是好的,完全保密。但是制度好是指平均數(民主通常比獨裁好),不表示較好的制度任何時候都不會出錯,例如,民主也能夠選出極沒水準的川普。至於台成清交等,皆被校園民粹扭曲到面目全非,誰還會思考:選大學校長與選市長的差別是什麼?大學校長與市長的角色差別是什麼?前述差異會如何影響選舉制度的設計?為什麼台灣選大學校長與全世界一流大學選校長大異其趣?若是不能釐清這些問題,就不可能產生一流的校長,當然也不可能有什麼一流大學。
大學被視之為「象牙塔」,回望民國校長們,在戰亂的貧窮年代都能創造「教育的傳奇」,弦歌不輟,那個「破爛的象牙塔」培養一整代人,而且,「之後再無大師」;如今,富裕而功利的台灣,象牙塔多得是X年X千(百)億的資源,還不論企業主的挹注,當選或候選中的「大學校長們」,誰肯問問自己有沒有「不為繁華易素心」的學術堅持?與真理探戈的熱情?與敝俗奮鬥的獨立?不向權勢哈腰的風骨?不必選出第二個傅斯年,但民主自由的台灣,總值得再產生一位讓人記憶與傳誦的大學校長吧。